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时间频率公报杂志社

关注我们

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与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本文作者:成林萍;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年0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1918年8月的第一次北京之行和1919年12月的第二次北京之行,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型影响深远。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完成了与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的决裂,确立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初步实现了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论文正文预览】:五四运动前后,青年毛泽东在两年时间内连续两次来到北京。经过两次北京之行,他对纷然杂陈的各种思潮进行反复比较和鉴别,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本文以青年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为出发点,对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进行分析。一、第一次北京之
【文章分类号】:A841
【稿件关键词】:毛泽东北京之行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 敬妮;熊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成长道路的分析——以湘、川籍群体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 方辉锦;试论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哲学底蕴[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张丰清,金钊;论青年毛泽东的人学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郑敏;;马克思与萨特异化理论之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叶昌友;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李志红;马俊峰;;毛泽东科技思想研究[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及其历史命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 双传学;;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 杨海芳;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学历结构与成长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 张法运;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 徐志福;乱云飞渡仍从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诞生前后[J];四川统一战线;2000年03期
  • 周向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05期
  • 侯树栋,辛国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理论品质的对话[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5期
  • 王健华;;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 周向军,孙士玲;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与拓展——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J];理论学刊;2003年05期
  • 夏文斌;党的马克思主义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4期
  • 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 孙士玲,周向军;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突出贡献[J];发展论坛;2003年04期
  • 张东鹏;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发生学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 赵相雨;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J];新长征;2003年02期
  • 董德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 方世南;;美国左派的马克思主义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 张玉森;;董必武的马克思主义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 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周向军;李慧芬;;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 姜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 周向军;李慧芬;;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 田心铭;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十二个关系问题论纲(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姜辉 王卫东 赵培杰;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N];人民日报;2009年
  • 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理事 董宝瑞;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N];河北日报;2011年
  • 本版编辑 房宁(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韩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宁向东(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副主任、教授) 夏文斌(作者为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发展的前沿发现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 陈政举 方志勇 本报记者 赛宗宝;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侧记[N];解放军报;2002年
  • 冯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 苏颖;卡尔·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 谭洋;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 李雁峰;论刘少奇的马克思主义观[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 刘开法;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 赵佩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 刘文杰;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 刘纯;论马克思主义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定位[D];中南大学;2005年
  • 李鹏;刘少奇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 戴一舟;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 孔鑫;早期列宁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 张传泉;雅克·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稿件标题】: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与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年02期
【期刊简介】:0......更多全国商情(理论研究)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9428/)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成林萍;


    更多农业论文下载论文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与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nylwxz/248897.html


    相关专题: 《时间频率公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品牌
  • 现代装饰
  •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滨州教育学院学报
  • 青海民族研究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兵工学报


  • 上一篇:寻找风险投资全揭秘|寻找最适合的风险投资
    下一篇:[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纪实论文]助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入世十年服务企业发展纪实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