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物价杂志社

关注我们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模式”

本文作者:钢花;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物价》2012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模式"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卓越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中国改革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可以说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论文正文预览】: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虽然这个概念还未得到学界普遍认同,但他却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就是中国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出的一条发展路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卓
【文章分类号】:D61
【稿件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模式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 朱炳元;史春燕;;中国道路的理论价值、基本内涵和实践特色[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6期
  • 俞国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成就、伟大创新与根本保障[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1期
  • 何自力;乔晓楠;李菁;;中国模式与未来道路探索[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 陈茂荣;;关于“中国模式”的思考[J];创新;2012年01期
  • 黄云超;;论“中国模式”的文化特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 唐娟;周霏;;解读“中国模式”[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 郝士宏;;2004年以来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杜艳华;;学界关于“中国模式”讨论观点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1期
  • 吴坚;;“中国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李聪;;“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解[J];财经政法资讯;2012年04期
  • 詹真荣;周志万;;“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关于近年来中国道路问题研究综述[J];观察与思考;2013年03期
  • 豆晓;杨永春;;渐进式改革背景下基于县域差异的中国区域整合研究[J];甘肃科技;2013年12期
  • 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徐丹丹;孟潇;王芮;;对“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综述[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 桂大一;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 索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 王萍霞;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 李江新;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理性审思[D];南京大学;2012年
  • 曾凌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单良坤;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 高贺;“中国模式”的内生性与可持续性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 江君;“中国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 杨梅华;新政治经济学与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D];兰州大学;2010年
  • 余佳奇;“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启示[D];复旦大学;2010年
  • 唐立平;邓小平注重矛盾特殊性思维的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 刘英云;中国模式及其对世界现代化的意义[D];外交学院;2013年
  • 杨智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 江小燕;“中国模式”的产生、内涵及意义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 牛根颖;;3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与格局的重大变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51期
  •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 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近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研究述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5期
  • 翟东升;;如何阐述中国模式[J];IT经理世界;2008年20期
  • ;声音[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06期
  • 李抒望;;独领风骚的“中国模式”——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J];福建理论学习;2009年06期
  • 李抒望;;独领风骚的“中国模式”——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J];江南论坛;2009年07期
  • 李抒望;;独领风骚的“中国模式”——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J];天津政协公报;2009年07期
  • 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未完全定型[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7期
  • 吴宏放;;“中国模式”的理论解读与前景展望[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 刘建飞;;应当超越中国模式的政治内涵[J];人民论坛;2010年24期
  • 杨继绳;;我看“中国模式”[J];炎黄春秋;2011年01期
  • 王锐生;;唯物史观:走出历史客观主义的阴影[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陶笑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史观五原则[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王锐生;;唯物史观:走出历史客观主义的阴影[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赵利栋;;略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 常晋芳;;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张凌云;;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定位——马克思的发现片论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 李鸿烈;;唯物史观生产力范畴三题[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徐崇温;国外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评论(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冷静看待中国模式[N];中国改革报;2010年
  • 记者 谷亚光;中国模式的实践还任重道远[N];中国改革报;2010年
  •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孙力;超越传统理解的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0年
  • 记者 曹继军;黄凯锋(上海社科院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地看待中国模式[N];光明日报;2010年
  •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分析》杂志总编辑 童世骏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结合内外视角来审视中国模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 衣俊卿 中央编译局局长;“十二五”:中国模式走向成熟的机遇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 丁国强;为中国模式的合理性辩护[N];中华读书报;2011年
  • 边懿;美《新闻周刊》载文研究中国模式[N];中国改革报;2009年
  •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中国模式是世界近代史的一次创举”[N];光明日报;2009年
  • 吕文林;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 张艳玲;论“以人为本”[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 苗向军;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 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 崔予姝;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复旦大学;2006年
  • 陈珊;冯友兰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倾向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 彭欣;论市民社会批判之批判[D];广西大学;2007年
  • 阳太连;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发展思想探析[D];中南大学;2007年
  • 王培;文化公共性理念研究及其实践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 水春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初探[D];河南大学;2009年
  • 张立达;生存哲学反思下的唯物史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 熊振均;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及当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 王立俊;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 李培锋;马克思跨越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新疆大学;2006年
  • 牛俊友;马克思人权观的哲学思考[D];西南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物价》2012年10期
【期刊简介】:《中国物价》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物价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2248/F,国际刊号:ISSN1003-398X。中国物价杂志社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大16......更多中国物价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007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钢花;


    更多观光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ggnylw/230039.html


    相关专题: 《中国物价》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高教论坛
  •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 东方少年
  • 四川粮油科技
  • 大地纵横
  •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
  • 国际商务研究
  • 数学通讯
  • 中国地质教育


  • 上一篇:【卖场布置】浅谈卖场空间的布置布局对商业消费的影响
    下一篇:【立体培养】外向型企业商贸外语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