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丽丽;陈键;宋振硕;陈林;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比较ZorbaxSB-C18与TSKgelODS-100Z这2种色谱柱对12个组分的分离效果,从洗脱方式、流动相pH值、柱温与流速等方面优化色谱条件,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查以及茶样测定应用,从而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GA)、8种儿茶素类(GC、EGC、C、EGCG、EC、GCG、ECG、CG)与3种生物碱(可可碱、茶碱、咖啡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确立的最优色谱条件为:采用TSKgelODS-100Z(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2‰甲酸水溶液(A相)和甲醇(B相),洗脱方式为83%A(0min)→75%A(5min)→73%A(7min)→58%A(16min)→83%A(18min),柱温为4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茶叶中各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保留时间与峰面积的精密度RSD分别小于0.105%与4.076%,加标回收率在97.767%~104.766%。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对待测组分的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及生物碱含量的准确测定。
【论文正文预览】:茶叶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和兴奋神经中枢等多种保健功效[1~4],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儿茶素类和咖啡碱。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是目前分析茶叶儿茶素类的主要方法。以往HPLC测定方法中存在流动相组成较为复杂[5]、分析时间较长(超过30min)[6-7]、分离效果不够理想[8]
【文章分类号】:TS272.2
【稿件关键词】:茶叶HPLC没食子酸儿茶素类生物碱
【参考文献】:
- 廖夫生;;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J];中国茶叶;2008年09期
- 于海宁,沈生荣,臧荣春,冯萍;茶多酚中儿茶素类的HPLC分析方法学考察[J];茶叶科学;2001年01期
- 戴军,王洪新,陈尚卫,汤坚;茶叶及茶多酚中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色谱;2001年05期
- 吴雪钗;于波涛;侯艾林;胡婷婷;陆国庆;;没食子酸稳定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6年05期
- 宁正祥,赵谋明,王菊祥;绿茶提取物降血脂及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1992年04期
- 杨捷;宋继梅;方芳;;红外光谱法测定咖啡因的含量[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叶新民,方德国,鲍智鸿;茶油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 刘臣;张雷;刘婧;刘建玲;李邦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碧螺春茶中4种儿茶素类化合物及咖啡因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 金少华,姜晓东;茶叶成分与防癌抗癌作用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廖夫生;;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J];中国茶叶;2008年09期
- 陶湘辉;陈常颂;林郑和;钟秋生;游小妹;;茶叶EGCG在不同茶类加工过程的变化初探[J];茶叶科学技术;2010年03期
- 李琼;阮建云;;氟对茶叶品质成分代谢的的影响[J];茶叶科学;2009年03期
- 廖明宏;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综述[J];茶叶通讯;2005年02期
- 李萌;王华燕;胡文祥;刘接卿;;HPLC法快速测定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及咖啡因含量[J];中国医药导刊;2007年06期
- 龚志华,仇灿红,肖文军;茶多酚降血脂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2年04期
- 王丽;梁名志;罗正飞;王立波;;儿茶素提取、分离纯化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 刘淑娟;钟兴刚;粟本文;;茶叶中几种常规成分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肖文军;黄甜;谭君;龚志华;;HP-2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儿茶素EGCG研究[A];2008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石萌;叶俭慧;梁月荣;;儿茶素类化合物高效食物载体的筛选[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 王丽丽;宋振硕;陈键;;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 郑辛甜;丹酚酸B、丹酚酸A和黄芩苷的降解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林金科;茶树高EGCG的种质资源及外源诱导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 林道辉;茶叶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源解析及风险[D];浙江大学;2005年
- 徐征;土壤生态调控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 曾亮;儿茶素对鸭肉保鲜和对肉鸭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邓放明;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分离培养及其发酵液胞外多糖与应用酶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娄伟平;浙江省大佛龙井产区春季茶叶霜冻灾害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 刘翻;若干新型高灵敏度荧光检测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 李银花;茶树中甲基化EGCG的分离纯化与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 井然;普洱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及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HPLC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维药西帕依溃结安的一般毒理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 李地才;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脂质体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刘锦文;酯型儿茶素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制剂(阴道载体栓)的质量标准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 张静;染发剂中苯二胺类物质分离分析及几种微量重金属元素测定方法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 刘岩;不同膳食因素对大鼠血脂与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规律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 吴文华;普洱茶调节血脂功能评价及其生化机理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 董新昕;儿茶素的吸附层析最佳条件及在膨胀床上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 郜卫华;茶多酚对肉鸡脂类代谢和免疫机能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 严守雷;莲藕多酚提取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 张旭,杨明;赶黄草有效成份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于海宁,沈生荣,臧荣春,冯萍;茶多酚中儿茶素类的HPLC分析方法学考察[J];茶叶科学;2001年01期
- 张莉,段宏瑾,方洪钜,王增盛,刘仲华;茶儿茶素类和生物碱成分的HPLC分析[J];茶叶科学;1995年02期
- 朱勤艳,陈振宇;茶中茶多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J];分析试验室;1999年04期
- 朱向明;茶叶提取物茶多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1996年09期
- 李秉定,汤逢,汤坚,何其傥;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抗氧化剂的组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张可钦,吴萍,陈钦云,包永德,何其傥;由中国茶叶中提取抗氧化剂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1年01期
- 张力群;云南大叶茶抗癌降脂的实验报告[J];食品科学;1990年06期
- 贾之慎,杨贤强;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J];食品科学;1990年11期
- 李奕,高军涛,张志玲,刘虎威,赵保路;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葡萄籽中儿茶素类化合物[J];色谱;2000年06期
- 黄皓,干信;魔芋飞粉中生物碱的研究及开发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4年02期
- 李纯毅;李赞忠;李发旺;;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 李娟;夏延斌;;莲心生物碱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0年01期
- 邹洁;王璇;;生物碱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11期
- 阎守和,金盾;茶多酚-生物碱的聚沉与转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崔建国,陈小军,孙志良,章怀云;白毛藤生物碱的提取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 谭和平;叶善蓉;邹燕;陈丽;;茶叶中生物碱的分析方法概述[J];中国测试技术;2008年05期
- 吴丹;巩江;高昂;曹梦晔;陈晔丹;赵婷;路锋;李易非;倪士峰;;食物中常见生物碱研究进展[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3期
- 阎守和;金盾;;茶多酚—生物碱的聚沉与转溶[J];生化通讯;1980年05期
- 汤洪;马智兰;;用液态膜从植物水浸液中提取生物碱的实验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88年03期
- 王斌;肖冰梅;王海河;佘朋桂;;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张诗龙;韩晋;谢进;周燕萍;刘峰群;;UPLC法同时测定黄连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医药教育创新研究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C];2012年
- 杨金梅;龚千锋;郑晗;;RP-HPLC法同时测定黄连及酒黄连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赖伟玲;;CO_2膨胀前后生物碱变化研究[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 王丽丽;宋振硕;陈键;;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 杨红兵;石磊;詹亚华;张念;;湖北恩施产厚朴的生物碱定量分析[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周燕华;黄毓麟;邓超澄;韦美棠;陈敦合;;延胡索炮制再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王志伟;何爱民;杨瑞萍;陈道峰;李晓峰;;吴茱萸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摘要)[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 飞旭云;史琤;李觅;苏罗毅;赵劲平;;醇化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对烟叶含氮量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2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4年
- 季宇彬;孙晶超;郎朗;;马铃薯中生物碱的毒理学研究进展[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 周佳乐 记者 王春;上海交大培育出长春花抗癌生物碱含量倍增[N];科技日报;2012年
- 邱吉芬;土豆和桂圆孕妇宜少吃[N];大众卫生报;2002年
- 徐海波;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 邱吉芬;孕妇少吃土豆和桂圆[N];中国石油报;2002年
- 李志文;茄子体内糖苷生物碱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化学生态学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张燕;益母草生物碱调控的营养条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 赵骥民;茄科植物糖苷生物碱Chaconine,Solanine和Tomatine抗真菌的防御作用及生态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罗旭彪;生物碱的分离分析及其液相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 程华;岩黄连细胞培养合成生物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 于蕾;野西瓜极性生物碱A10组分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 金文闻;药食两用植物玛咖(Lepidium meyenii)的功效物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 郭溆;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石斛生物碱和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发掘、克隆及鉴定[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 王瑞;附子质量评价及乌头碱类成分药动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 王长虹;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胶囊剂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 闫晋晋;附子发育解剖学及生物碱积累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徐鹤;马齿苋生物碱的提取及其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 孙晓春;翅果油树叶片中生物碱酶法提取、分离表征及化感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 张家铭;翅果油树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 陈瑞亮;板蓝根生物碱的体外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 何大俊;糖苷生物碱的结构与抗肿瘤活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孙华;新疆黑果小檗地上部分几种生物碱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 郭婷婷;中药青风藤、川芎中生物碱的分析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 于洋;胡芦巴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分离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 玄玉实;高效制备色谱法分离制备菱角壳中生物碱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没食子酸论文]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表期刊期数】:《
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10期
【期刊简介】:《福建农业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福建农业学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5-1195/S,国际刊号:ISSN1008-0384。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本刊为......更多
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01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丽丽;陈键;宋振硕;陈林;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没食子酸论文]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的HPLC检测方法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32883.html
相关专题: 《福建农业学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心理研究情报学报中国民航大学学报阴山学刊中国税务工业安全与环保冷藏技术中学生物教学文化与传播
上一篇: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HACCP驱动的生态农产品全供应链质量安全控
下一篇:
城乡收入差距|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