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类 >

[碳纳米管吸附论文]改性碳纳米管吸附水中肠道菌群的研究

本文作者:万洪善;袁芹;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1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为相偶联剂,通过海藻酸钠(SAL)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修饰和改性,选取水中肠道菌群作为对象,研究改性碳纳米管对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效果,探讨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经海藻酸钠改性后,对肠道菌群的吸附能力提高,当溶液pH值7.0时,具有最大吸附率,在初始90min内保持较高的吸附速率,且吸附率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改性碳纳米管(SAL-MWCNT-COOH)吸附剂从2.5mg增加到12.5mg时,吸附率从78.6%提高到89.6%。
【论文正文预览】:粉末活性炭(PAC)是目前饮用水净水处理的常用材料,但PAC净水存在微生物泄漏使水二次污染的问题。近年来,纳米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CNTs),具有特殊的水处理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去除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1]。CNTs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经世界
【文章分类号】:O647.3
【稿件关键词】: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大肠杆菌吸附
【参考文献】:
  • 彭先佳;贾建军;栾兆坤;王军;;碳纳米管在水处理材料领域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9年09期
  • 万洪善;刘妍;;奥沙利铂-壳聚糖-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体外缓释行为[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 黄书杭;盛力;隋铭皓;;碳纳米管吸附去除水中大肠杆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年02期
  • 张令滇;隋铭皓;盛力;孙鹏;;碳纳米管对水中致病菌抗菌性能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3年11期
  • 张艳荣;;碳纳米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6期
  • 庄媛;刘谌;王宏煜;;碳纳米管吸附性能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09年18期
  • 宫艳萍;高欣;尹文利;;碳纳米管净水材料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12期
  • 赵玉增;齐永晓;周子宾;;多壁碳纳米管表面腈基改性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赵玉增;齐永晓;张俊喜;;碳纳米管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杨召营;李晓静;;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01期
  • 刘华;李春艳;陈建超;杨晓峰;;碳纳米管及其应用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04期
  • 巩学敏;张嘉勇;彭先佳;;碳纳米管氧化对水中微量异狄氏剂的吸附性能影响[J];广东化工;2012年14期
  • 王蜀;刘祖兰;蒋瑜春;张袁松;;碳纳米管导电蚕丝的制备及其性能[J];纺织学报;2014年10期
  • 钱新明;邓楠;魏思凡;李增义;;碳纳米管对烟火药剂的催化作用[J];含能材料;2009年05期
  • 张步允;焦清介;任慧;贾永杰;张阔;武冠男;刘国权;;CNTs/KClO_4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及热行为[J];含能材料;2011年04期
  • 李兴亮;宋强;刘碧君;刘春霞;王航;耿俊霞;陈震;刘宁;李首建;;炭材料对铀的吸附[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 陈永祥;陶燕彬;刘芸;;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J];绿色科技;2012年11期
  • 李已才;;碳纳米管作为铀正离子发射剂效果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 朱志平;碳纳米管复合物去除电站锅炉补给水中有机物的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 王辉;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 王佳;层状前驱体制备高分散负载型纳米镍基催化剂及其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 李熙;金属硫化物及其修饰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和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 张伟;多壁碳纳米管负载TiO_2对氯苯的吸附与光降解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 邵东锋;负载氧化锌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D];江南大学;2012年
  • 邓楚芸;纳米结构的表面增强效应及DNA分子操纵[D];清华大学;2013年
  • 杨晗;碳纳米管/聚苯硫醚增强增韧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 张凯莉;静电纺MWNTs/PVA/PEO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 项少辉;双壁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其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 张小青;Fe_3O_4/MWCNTs/PVD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 李芸彤;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 王丽娟;碳纳米管负载钯和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 刘东菲;PMMA增强材料中增强剂的筛选、制备及比例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 许定花;基于免疫反应的高灵敏检测方法的建立[D];江南大学;2009年
  • 葛敏;碳纳米管及其金属复合材料拉伸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天津大学;2009年
  • 孙艳芬;麦芽糖基表面活性剂功能化碳纳米管及对蛋白的吸附[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 饶早英;王蜀霞;牛君杰;杨云青;胡慧君;;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崔园园;陈红;周丰;冯超阳;邓阳全;张志斌;陆群;周先礼;;海藻酸钠-胰蛋白酶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2期
  • 曹德峰;刘宝春;葛海峰;侯超;龚耀庭;;碳纳米管吸附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年06期
  • 丁赟立;王庚超;王贵友;李星玮;张志平;;水性聚氨酯/聚邻氨基苯磺酸修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8期
  • 闫海,李贤良,孙建新;粘土矿物和碳纳米管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J];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 姚运金;张素平;颜涌捷;;预处理对碳纳米管吸附储氢性能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 王敏;赵红;张相育;刘美玲;;电弧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的机理及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6年12期
  • 彭先佳;贾建军;栾兆坤;王军;;碳纳米管在水处理材料领域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9年09期
  • 孙明礼,孔旭新,于华荣,陈榕珍,徐学诚,成荣明;碳纳米管对苯酚和α-萘酚的吸附研究[J];化学世界;2005年10期
  • 于金刚;黄笃树;黄可龙;刘素琴;曾冬铭;;碳纳米管在药物载体领域的进展[J];化学通报;2011年08期
  • 谢建峰;奥沙利铂几种新型脂质体的制备及对大肠癌靶向性与药动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 李英;水溶性壳聚糖功能化碳纳米管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 ;欧盟启动肠道菌群基因组研究工程[J];中国食品学报;2008年03期
  • ;研究表明节食或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促进健康[J];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07期
  • 肖俊松;单静敏;曹雁平;王成涛;许楠;;多酚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能量代谢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年03期
  • ;英媒:肠道菌群的组成不仅由饮食决定[J];中国食品学报;2014年07期
  • 陈章捷;时祥柱;林娟;刘树滔;叶秀云;陈躬瑞;饶平凡;;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分析动物肠道菌群方法初探[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2期
  • 郭本恒;人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J];中国乳品工业;2001年04期
  • 杨远志;黄婧;辛修锋;李发财;杨海军;;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年S1期
  • 熊顺强;陈廷涛;谭强来;汪孟娟;姜淑英;魏华;;3种发酵乳对人体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乳品工业;2010年10期
  • 刘彩虹;张和平;;肠道菌群与肠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相互作用[J];中国乳品工业;2014年05期
  • 许奇;王丽;余碧丽;张韦;徐顺;黄莹;;茶多酚影响肠道菌群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状态转变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08期
  • 曹虹;郝小燕;彭亮;方幸幸;;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及相关疾病——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进展[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黄永坤;;肠道菌群功能紊乱及其检测方法[A];第六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学术会议暨儿科微生态学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 王世荣;;肠道菌群对中草药的影响[A];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第二届特种医学暨河南省、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王保红;李旻;张梦晖;赵立平;李兰娟;;一四代同堂庭肠道菌群群结构和代谢组模式特征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 彭智伟;文礼章;;昆虫药及中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李兰娟;;感染微生态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J.D.Richards;J.Gong;C.F.M.deLange;孙得发;边四辈;;胃肠道菌群及其在单胃动物主要在猪的营养和健康中的作用:目前的认识,可能的调节方法及对菌群生态学新的研究方法[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 郑鹏远;;肠道菌群在肠-肝轴中的作用[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杨昌林;穆慧玲;罗丽华;;肠道菌群与航空飞行环境[A];第三届特种医学暨山东-河南-湖北三省联合微生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黄志华;;肠道菌群与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记者 徐敏;人体肠道菌群植入猪体[N];解放日报;2007年
  • 杨金志?刘丹;哪些肠道菌群真正影响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 张孟军;肠道研究不可忽视[N];科技日报;2008年
  • 姜澎;肠道菌群紊乱导致重大疾病[N];文汇报;2008年
  • 徐敏;中外科学家在肠道菌群中找出健康“调控者”[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 健康时报记者 戴志悦;肠道菌群可预报疾病[N];健康时报;2008年
  •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从琢磨减肥到研究肠道菌群[N];文汇报;2012年
  • ;节食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健康[N];中国医药报;2013年
  • 记者 谢静 通讯员 张钫 刘佳;肠道菌群将为减肥提供新思路[N];深圳商报;2013年
  • 记者 白毅;“解码”肠道菌群为肥胖治疗提供新思路[N];中国医药报;2013年
  • 魏华;不同外源扰动因素对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 李永涛;肠道菌群对SD大鼠急性肝损伤及机体代谢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 郭壮;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不同人群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 黄海军;肝病患者粪便上清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对代谢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 陈章捷;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分析动物肠道菌群方法初探[D];福州大学;2005年
  • 谭莉莎;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 马治宇;乳酸菌及其培养液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肠道结构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曹桂群;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儿童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 韩亮;药物干预对先天高血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3年
  • 董珂;连翘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肠道菌群代谢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 刘佳;人肠道菌群PCR-DGGE方法的建立及脾虚患者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 李艳莉;低聚糖对婴儿肠道菌群的益生功能[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 徐洁;四川地区不同年龄健康人肠道菌群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 金晶;脾虚治疗中药的肠道菌群指标筛选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碳纳米管吸附论文]改性碳纳米管吸附水中肠道菌群的研究
【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期刊简介】:《江苏农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2-1214/S,国际刊号:ISSN1002-1302。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本刊为......更多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6196/)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万洪善;袁芹;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碳纳米管吸附论文]改性碳纳米管吸附水中肠道菌群的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32689.html


    相关专题: 《江苏农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蒲松龄研究
  • 广东社会科学
  •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 民族教育研究
  • 分析科学学报
  • 世纪桥
  • 弹箭技术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外国语文
  • 吉林教育


  • 上一篇:【小斑豆】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
    下一篇:【甘薯是什么】甘薯新品种吉徐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