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红金;姚顺波;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从生产率角度,运用1992-2012年各乡镇农业生产投入及产出数据,发现安塞县生态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安塞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近几年有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资源配置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现有灌溉技术导致生产的低效率;同时机械使用密度对农业生产率有着正向的显著作用,农村金融服务对农业生产率有着负向的显著影响。因此安塞县应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论文正文预览】:1安塞县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安塞县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黄土高原腹地,延安市的正北部,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由北至南变化复杂,由于中部自然条件相对适宜,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1.5%(崔绍芳,2013)。自1999年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主
【文章分类号】:F323.3
【稿件关键词】:生产率农业政策安塞
【参考文献】:
- 崔绍芳;王继军;;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影响效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年01期
- 郭小年;阮萍;;西部退耕区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及收敛性分析——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J];财经科学;2014年01期
- 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 周腰华;张广胜;;辽宁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J];农业经济;2010年02期
- 赵京;杨钢桥;汪文雄;;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DEA和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3期
- 陶然,徐志刚,徐晋涛;退耕还林,粮食政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 张颖慧;;退耕还林中地方政府执行行为的演化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 杨钟贤;苏春江;满正闯;彭立;;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 成定平;;农地利用结构的配置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唐增;徐中民;武翠芳;刘建国;;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最小数据法及其在民勤的应用[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 杜建宾;李佳;;关于联合生产研究进展的述评和展望[J];北方园艺;2011年14期
-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谢旭轩;马训舟;张世秋;;应用匹配倍差法评估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孙妍;;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机制研究——以陕西延川退耕还枣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柯水发;赵铁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 杨小军;徐晋涛;;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 谢旭轩;;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张蕾;谢晨;赵金成;梁丹;戴广翠;Jeff.Bennett;王雪红;;退耕农户长期生计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 张海鹏;徐晋涛;;中国的生态造林:基于市场化方式[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 王磊;宋乃平;陶燕格;刘艳华;;宁夏原州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王磊;宋乃平;陶燕格;刘艳华;;宁夏原州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效果评价[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郭亚军;姚顺波;;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吴起、定边和华池三县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刘璨;张巍;;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 冯娜娜;沈月琴;曾程;;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政策的经济影响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查分析[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孙景波;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 付青叶;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董捷;退耕还林绩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李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 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张效军;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臧俊梅;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及其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 姜霞;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崔海宁;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 马海芸;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D];兰州大学;2011年
- 吴海燕;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 康志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 朱明珍;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劳动力供给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 刘浩;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持久收入与消费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 蔡元汉;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张雅茜;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王兵;侯军岐;;退耕还林前后农户收入结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 何毅峰;谢永生;;退耕还林(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 杨小军;徐晋涛;;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 李然;冯中朝;;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的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我国农户的微观数据[J];财经研究;2009年09期
- 李奇睿;王继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1期
- 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浅析退耕还林还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安塞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 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 时悦;;农业生产效率变动分析、分解及调整目标——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 田华文;张亚丽;孟庆香;别乾龙;朱槐文;;基于指数耦合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贺正楚;吴艳;周震虹;;我国各省市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评价[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 宋先松;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 徐生宇,赵伟,刘伟标;改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立配套服务体系——潘黄乡开展经营型技术服务的调查[J];科研管理;1985年01期
- 邱建军;高春雨;尹昌斌;;农业公益科研发展刍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 马桂花;;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1期
- 何桂忠;程进华;李骎;;海安县农村有线广播现状及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06期
- 孙波清;;精心经营 应运而生——记嘉鱼县农机专业大户张太军[J];湖北农机化;2006年03期
- 郑业鲁;李泽;何绮云;黄巧娇;宗南苏;;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本体构建及其初步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08期
- 康小兰;汪建华;邹晓娟;;个体特征、环境特征与农村留守老人农业生产行为——基于江西调查数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农业信息化课题组;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生产技术网络服务系统应用现状[J];农业网络信息;2003年12期
- 文天植;;谈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J];农业经济;2009年11期
- 彭音;宋明珍;杨久明;;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推广教育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张德纯;;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 赵胜才;;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 李晓敏;;警惕农业劳动力断层现象 湖北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姚福祥;;蝗灾统防统治的组织形式成效及今后的发展思路[A];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械“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 刘洪文;;以科学发展推进垦区现代化[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 陈洪昭;;生态农业建设中政府与农户行为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 曹阳;;关于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 胡新光;徐培培;冯莉;;农业标准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现状与问题对策[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5)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 刘清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高彩均;邝继云;符少怀;蔡汇丰;;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 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 曾恒贵;广昌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技术[N];抚州日报;2010年
- 记者 孙博;让农民告诉农民[N];各界导报;2008年
- 特约记者 范雪松;争抢农时 收割播种两不误[N];自贡日报;2010年
- 杨鹏;精准农业:信息时代的农业生产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1年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杨鹏;精准农业信息时代的农业生产技术[N];市场报;2001年
- 陈万山;孤岛镇“明白卡”成致富“高参”[N];东营日报;2010年
- 首席记者 魏贵富;我省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 于新;做传递农业技术的科技能手[N];农民日报;2008年
- 张梅生 江勇;新罗加强服务[N];闽西日报;2009年
- ;歪头山镇 民生工程列首位现场办公解难题[N];本溪日报;2010年
-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 范虹珏;太湖地区的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研究(1368-1937)[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 郑柏琼;多重代理:日常工作中的村干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 王艳;农村社会技术容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黄颖;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华侨大学;2012年
- 郑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建设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 付金光;土地规模对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 单昆;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服务有效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阮美玲;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 彭浩;广东地区汉代墓葬出土农业遗存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 庞晶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稿件标题】:[安塞县论文]安塞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10期
【期刊简介】:《陕西农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陕西农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1-1089/S,国际刊号:ISSN0488-5368。陕西农业科学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本......更多
陕西农业科学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7296/)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李红金;姚顺波;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安塞县论文]安塞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23995.html
相关专题: 《陕西农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中文自修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制冷与空调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美术向导警察实战训练研究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世界中医药
上一篇:
【代谢工程】L-亮氨酸产生菌的代谢工程改造及其发酵效率
下一篇:
【设施农业】沈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主要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