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类 >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不同类型水稻种植下稻田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

本文作者:王成己;胡忠良;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水稻收获后不同类型稻田根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和颗粒态碳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常规稻的根际土壤中上述4种形态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68.36~97.85mg·kg-1、292.00~434.24mg·kg-1、4.32~6.72g·kg-1、21.55~32.28g·kg-1;种植杂交稻的根际土壤中其含量分别为80.06~98.28mg·kg-1,362.62~521.64mg·kg-1,4.71~6.82g·kg-1,25.59~34.81g·kg-1;种植杂交稻的根际土壤中上述4种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种植常规稻的土壤。种植的水稻类型及品种间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及颗粒态碳含量的差异受水稻品种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机理涉及土壤-作物系统碳的输入与输出,与土壤-作物系统中碳分配和土壤生物碳利用的差异有关,需对此做深入研究。
【论文正文预览】:土壤活性有机碳(Labileorganiccarbon,LOC)是土壤中移动快、稳定性差、易氧化、易矿化,易于被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有机碳,是土壤养分矿化、循环和能量释放的重要参与者[1]。土壤活性有机碳常用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
【文章分类号】:S511.21
【稿件关键词】:田间试验水稻品种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库
【参考文献】:
  • 冯蕾;童成立;石辉;吴金水;李勇;黄铁平;夏海鳌;;水稻碳氮吸收、分配与积累对施肥的响应[J];环境科学;2011年02期
  • 袁颖红,李辉信,黄欠如,胡锋,潘根兴;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有机碳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年12期
  • 潘根兴;周萍;张旭辉;李恋卿;郑聚锋;邱多生;储秋华;;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肥料长期试验为例[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 ;Tillage Effect on Organic Carbon in a Purple Paddy Soil[J];Pedosphere;2006年05期
  • 李志鹏;潘根兴;张旭辉;;改种玉米连续3年后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和~(13)C自然丰度变化[J];土壤学报;2007年02期
  • 林瑞余;蔡碧琼;柯庆明;蔡向阳;林文雄;;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固碳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 周萍;张旭辉;潘根兴;;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年06期
  • 阳剑;时亚文;李宙炜;陶优生;唐启源;;水稻碳氮代谢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1年04期
  • 任镇江;罗友进;魏朝富;;农田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 张鸿祥;肖群;李小军;王少先;;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研究及其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 唐晓红;;Impacts of long-term ridge culture on aggregate stability in purple paddy soil of Sichuan basi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4期
  • 付友芳;于永强;黄耀;;2000-2007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变化估计[J];草业科学;2011年09期
  • 杨恒山;邰继承;范富;;播种方式对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和化学结合形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年03期
  • 许信旺;;安徽省土壤有机碳与自然地理因素相关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张俊华;李国栋;南忠仁;肖洪浪;赵自胜;;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变化[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 许信旺;潘根兴;曹志红;汪艳林;;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 张祥霖;石盛莉;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李志鹏;;互花米草入侵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土壤生态化学变化[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9期
  • 杨忠芳;夏学齐;余涛;侯青叶;冯海艳;;内蒙古中北部土壤碳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J];地学前缘;2011年06期
  •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张永春;汪吉东;沈明星;许仙菊;;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pH的影响[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 陈建国;张杨珠;曾希柏;周卫军;周清;;不合理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供肥能力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 李晶晶;栗燕;李鹏;靳晓东;杨秋生;;盆栽‘潢川金桂'根际微生物和根系碳氮代谢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 廖育林;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 鲁艳红;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 黄山;基于碳组分分析的稻田土壤固碳优势及其保持途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 王成己;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李典友;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 王少先;施肥对稻田湿地土壤碳氮磷库及其相关酶活变化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杨曾平;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质量和生产力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 刘梦云;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乐丽鑫;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田慎重;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严晓燕;微咸水滴灌对南疆特色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影响的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1年
  • 陈初雨;前郭灌区水田土壤固碳潜力及固碳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王明明;8年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土壤碳固定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 高小叶;农业系统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能量、经济和碳平衡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 王金洲;RothC模型模拟我国典型旱地土壤的有机碳动态及平衡点[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 李清华;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碳、氮组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 陈容;区域耕地紫云英用地适宜性与固碳区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 沈芳芳;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 徐志文;谢振文;;水稻生育期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 戚邦华,印天寿;水稻碳氮代谢取样分析方法的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唐国勇;彭佩钦;苏以荣;童成立;吴金水;黄伟生;朱奇宏;;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 黄峰伟;高产水稻群体发展规律及其调控途径[J];中国稻米;2005年05期
  • 张玉平;刘强;荣湘民;彭建伟;;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比较[J];中国稻米;2007年04期
  •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 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邢长平,杨英,彭少麟,李志安;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J];第四纪研究;2004年02期
  •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 潘根兴,赵其国;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 张平远;国外水稻旱作的最新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00年04期
  • 周汇,徐云,施晓群,林莉;云南水稻栽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年01期
  • 梁志业,徐虹;吉林省水稻栽培现状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吉林农业科学;2000年02期
  • 张平远;国外水稻旱作的最新方法[J];垦殖与稻作;2000年04期
  • 沈家驹;漫话水稻[J];垦殖与稻作;2000年05期
  • 王克文;普及大中棚育苗 连年夺取水稻高产[J];垦殖与稻作;2000年S1期
  • 戴清明,谢年保,李建民,邓龙飞;湖区水稻栽培科学的创新与发展[J];作物研究;2002年02期
  •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2期
  • 顾根宝,郭军,郑尚杰,顾闽峰,祖艳侠,吴永成;越南杂交水稻品种及其生产[J];江苏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 本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J];科学通报;2003年01期
  • 王立舒;杨广林;戚国强;;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管理智能系统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 王芳;白鸣祺;高永刚;;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 汪金平;曹凑贵;展茗;李成芳;蔡明历;;湖北省水稻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 杨沈斌;陈德;任侠;刘丹;陈斐;;基于模糊数学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 韩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及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 吴慧平;陈良宏;鲍周明;杨传广;;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抗性比较[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研究[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凌启鸿;过益先;费槐林;黄丕生;;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詹俊良;范昭能;;自贡市水稻重大病虫灾变规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 记者 夏明 通讯员 衣淑娟;北方水稻种植模式将有重大改变[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年
  • 严颢;水稻精确栽培理论研讨会召开[N];新华日报;2006年
  • 通讯员 赵丹?区报道组 吴怡之;秀洲水稻高产行动顶呱呱[N];浙江日报;2008年
  • 通讯员 吕修涛 记者 梅隆;2009年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启动[N];农民日报;2009年
  • 张平远;国外水稻旱作新法[N];农民日报;2000年
  • ;新疆滴灌水稻栽培成功[N];新农村商报;2009年
  • 记者 阎静;我区滴灌水稻栽培成功[N];新疆日报(汉);2009年
  • 刘万青 章萍 记者 朱彤;天业滴灌栽培突破水稻种植模式[N];科技日报;2009年
  • 通讯员泥前进;玛纳斯县滴灌水稻种植成功[N];昌吉日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张益;贵州水稻跃上世界领先高地[N];贵州日报;2010年
  • 唐延林;水稻高光谱特征及其生物理化参数模拟与估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陈杰;水稻氮素行为及施氮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段英华;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增硝营养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 王学武;水稻钙积累分布规律与调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杨世民;杂交水稻对生态环境和弱光胁迫的适应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 曾凡荣;水稻铬毒害和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 何园球;水分与磷素对水稻旱作期间土壤—植株磷素营养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 刘小燕;稻鸭鱼生态种养对稻田甲烷减排及水稻栽培环境改善的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 曾翔;水稻镉积累和耐性机理及其品种间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 王秋菊;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 关照霞;信阳水稻高产节肥栽培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袁石林;基于光谱技术的水稻养分快速诊断方法及其食品开发[D];浙江大学;2010年
  • 廖学群;水稻感营养性的初步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 顾大路;水稻高产抗倒伏调节剂的应用效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何俊;虚拟水稻—基于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并行的模拟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 刘炜;氮磷钾配施与控制灌溉在黑土区水稻上的效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 王紫露;中国水稻产业布局变迁的经济和生态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 石晶皎;吉林省不同年代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源—库关系的变化[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 马宝;高温对水稻光合特征、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 易运萍;福建省主栽(区试)水稻品种(系)抗瘟性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稿件标题】:【稻田中除了水稻外】不同类型水稻种植下稻田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三明市烟草公司沙县分公司;
【发表期刊期数】:《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10期
【期刊简介】:《福建农业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福建农业学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5-1195/S,国际刊号:ISSN1008-0384。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本刊为......更多福建农业学报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601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成己;胡忠良;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不同类型水稻种植下稻田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23430.html


    相关专题: 《福建农业学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财税与会计
  • 视听
  • 分子影像医学杂志
  • 药学教育
  • 档案学通讯
  • 广东饲料
  • 塑料
  • 管理工程师
  • 蚌埠学院学报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上一篇:【细胞活性】温度对阿魏侧耳胞外酶活性及原基形成的影响
    下一篇:[温室气体排放配额论文]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