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苏婷;卢德生;王桂跃;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1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米对小斑病的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甜玉米。药剂阿米西达、爱苗和世高前移处理均能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
【论文正文预览】:玉米小斑病由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引起,是我国玉米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在大部分玉米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1]。浙江省以甜糯玉米种植为主,品种较多,抗性水平差异较大,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玉米小斑病常年严重发生[2]。小斑病多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此时玉米植株较
【文章分类号】:S435.13
【稿件关键词】:甜糯玉米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前移防治
【参考文献】:
- 李金堂;傅俊范;李海春;周如军;薛腾;刘博;贾晓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 田耀加;赵守光;王晓明;王秋燕;刘鹏飞;陈红弟;张晶;黄亮华;;鲜食玉米种质抗病鉴定及其产量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 姚丽美;王猛;马佳;张婷;高增贵;陈捷;;2011—2012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 王桂跃;俞琦英;谭禾平;韩海亮;苏婷;;甜糯玉米新品种抗病虫性的鉴定与评价[J];玉米科学;2012年03期
- 王晓鸣;晋齐鸣;石洁;王作英;李晓;;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6年01期
- 王晓鸣;;玉米病虫害知识系列讲座(Ⅲ)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与调查技术[J];作物杂志;2005年06期
- 程平;汪琪;;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鉴定[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 孙小东;王爱东;陈甲法;李晶晶;王瑞霞;韩娅楠;吴建宇;丁俊强;;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 郑宇鸣;李勃;张锡顺;林郁;刘振环;;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及GPS监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 王建军;杨书成;王燕;王富荣;石秀清;赵丽芳;;特用玉米品种抗大斑病鉴定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 梁义;;玉米大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 王顺生;;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9期
- 谢颖;杨成德;王立俊;陈海龙;甄东升;;张掖市甘州区制种玉米亲本的田间抗病性鉴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马建仓;李文明;杨鹏;张维俊;李学书;邢会琴;;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的影响及对苗枯病和顶腐病的防治效果[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田耀加;赵守光;王晓明;王秋燕;刘鹏飞;陈红弟;张晶;黄亮华;;鲜食玉米种质抗病鉴定及其产量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 王波;汪光临;张倩倩;薛韦婷;;玉米新组合对茎腐病抗性及产量损失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 王桂清;杜学林;邢光耀;;同抗灰斑病玉米品种接菌后保护酶同工酶图谱的变化研究初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董怀玉;张明会;徐秀德;姜钰;王丽娟;曲晓丽;李慧斌;;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测定[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2009年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致病力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梅玉云;齐永霞;丁克坚;陈莉;;安徽省审定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评价[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于舒怡;辽宁玉米叶部病害田间流行动态及预测模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 曹慧英;玉米新病害—细菌干茎腐病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 王会伟;玉米抗大斑病Ht2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 薛腾;辽宁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及其预测预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赵辉;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乔善宝;玉米自交系大斑病抗性及出苗率的回交改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 刘天学;双基因型玉米间作控制气传病害的生态生理基础[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 侯静;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QTL的定位及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 刘震;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流行动态影响及灾变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 汪航;“柏拉玛地”玉米大斑病无病斑型抗性基因HtNB的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何婧;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镰孢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 张鑫;玉米大斑病菌StPKS基因与黑色素合成及致病性的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 吴磊;轮枝镰孢的荧光标记及其在寄主—病原菌互作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 王娜;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 黄飞燕;玉米对南方锈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病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 袁杭;玉米灰斑病初侵染源、田间发生动态、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 高金欣;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 吴敏;玉米大斑病菌MAPK级联途径中StSTE1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 孙成韬;温带与热带玉米优良自交系间配合力分析及利用潜力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06年
- 邵根成;;豫南地区玉米主作区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 刘岗山;蔡万青;;江华玉米纹枯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陈梅英,夏瑛光,陈万先;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0年07期
- 吴海燕;孙淑荣;范作伟;刘春光;杨天宇;王丽华;;玉米茎腐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郭小勤,郑竑爽,翟凤艳,魏春娣,弭娜,杨信东;玉米弯孢菌叶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 Ⅰ.孢子萌发及侵染[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傅俊范,白元俊,薛敏菊,牟连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陈润玲;檀尊社;赵保献;张凤瑞;游福欣;雷晓兵;王向阳;梁晓伟;李林;;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2005年06期
- 黄明波;谭君;杨俊品;杨克诚;;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 白金铠,宋佐衡,陈捷,梁景颐,刘伟成,吕国忠,赵廷昌,周永力;玉米病害的病菌变异与抗病品种选育[J];玉米科学;1994年01期
- 晋齐鸣,李建平,张秀文,王广祥,宋淑云,刘煜才,王立新;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J];玉米科学;2000年02期
- 邵俊明;甜糯玉米的特点及其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1年05期
- 李兴国,杨红梅;最新育成超甜糯玉米品种——甜蜜[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年11期
- 戴惠学;黑甜糯玉米新品种晶糯818[J];中国种业;2003年10期
- 隆旺夫;甜糯玉米—超级稻种植模式[J];湖南农业;2003年12期
- 张胜恒;重庆市农科所加甜型糯玉米“甜糯玉米”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J];西南园艺;2003年04期
- 毕红纯;;如何种好甜糯玉米[J];农民致富之友;2006年04期
- 戴惠学;龚家理;王强;;黑甜糯玉米黑糯1号[J];蔬菜;2006年06期
- 戴惠学;龚家理;王强;;甜糯玉米新品种晶糯3号[J];长江蔬菜;2006年10期
- 张守林;李志瑜;;甜糯玉米的栽培[J];农民致富之友;2008年07期
- ;甜糯玉米——浙甜糯6681[J];浙江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唐新莲;徐盈盈;唐琳;黎晓峰;;滴灌减量施肥对甜糯玉米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 吴子恺;;甜糯玉米育种[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 张文明;宋贺;马潇潇;;甜糯玉米种子水引发试验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科卷)[C];2005年
- 季广德;;我国甜糯玉米的试验与审定[A];第四届全国鲜食玉米暨速冻果蔬大会专集[C];2008年
- 记者 任平;甜糯玉米甜了忻州农民的心[N];山西科技报;2006年
- 本报记者 范珉菲;甜糯玉米问策忻州[N];山西日报;2006年
- 潘锐;吉粮集团甜糯玉米饮料项目投产[N];吉林日报;2008年
- ;发展甜糯玉米产业 拓宽农民致富渠道[N];忻州日报;2009年
- 通讯员 冯勇;西乡塘区 多措并举助销甜糯玉米[N];南宁日报;2011年
- 本报记者 鲍丹;甜玉米甜了农民心[N];人民日报;2005年
- 记者邹玲;塔秀乡破解农民玉米销售难题[N];博尔塔拉报;2009年
- 通讯员 柏依朴 蔡军;柳家村“棉套玉米”助农增收[N];常德日报;2009年
- 记者 张志刚;定襄积极打造农副产品加工“航母”[N];发展导报;2009年
- 首席记者 刘作明;明年能尝到鲜甜糯玉米[N];鞍山日报 ;2009年
- 郝小琴;鲜食甜糯玉米主要营养品质及其遗传规律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 冯二静;甜糯玉米耐低磷品种筛选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 徐盈盈;滴灌减量施肥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其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 郝小琴;甜糯玉米双隐性基因互作效应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 刘俊恒;河南省鲜食甜、糯玉米的发展现状与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速冻甜糯玉米论文]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发表期刊期数】:《
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期刊简介】:《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浙江农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3-1076/S,国际刊号:ISSN0528-9017。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更多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79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苏婷;卢德生;王桂跃;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速冻甜糯玉米论文]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8656.html
相关专题: 《浙江农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民间文学上海农村经济学术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育研究与评论政法学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现代面粉工业中国猪业
上一篇:
【坦谷波有哪些特征论文】禽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E的基因特征
下一篇:
【离子束加工论文范文】离子束注入对玉米自交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