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锋;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阐述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3种森林更新方式对气候、土壤、森林水文以及物种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论文正文预览】: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已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碳的固定及其稳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为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森林土壤碳库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0%,是森林生物量碳库的2~3倍和
【文章分类号】:S718.5
【稿件关键词】:更新方式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邱仁辉,周新年,杨玉盛;森林采伐作业环境保护技术[J];林业科学;2002年02期
- 周新年,邱仁辉,杨玉盛,何宗明,林海明;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年03期
- 周光益;中国热带森林水文生态功能[J];生态学杂志;1997年05期
- 黄梓良,胡永颜;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1年02期
- 齐永峰;郝斌;刘禹;张苏;;采伐对集材道表层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影响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7期
- 巫志龙;周新年;邓盛梅;蔡瑞添;罗积长;江建明;;基于集对分析的天然次生林伐后10年的效益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 张正雄,周新年,赵尘,高山,许少洪,陈珍华;手板车集材对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徐鹤忠;董和利;底国旗;刘滨辉;;大兴安岭采伐迹地主要目的树种的天然更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刘美爽;董希斌;郭辉;蒙宽宏;范煜婷;;小兴安岭低质林采伐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 张卓文,廖纯燕,邓先珍,刘刚,陈玉生;森林水文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北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 郭建钢,周新年,刘小锋;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与森林可持续经营[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郭建钢,周新年,王国良,杨长江;不同采集方式对马尾松林天然更新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邱仁辉,周新年,杨玉盛;择伐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及作业技术[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沈宝贵;35年生栓皮栎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张金环;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邓湘雯;不同年龄阶段会同杉木林水文学过程定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 刘蔚漪;闽北不同类型毛竹林水文生态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 邱治军;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特征与演变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 沈会涛;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生态水文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王典;基于二维激光扫描的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环境测量[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 易志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 周梅;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 张正雄;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 张会儒;落叶松云冷杉林生长模拟及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 张杰;湘北桤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 张赟齐;亚热带城乡森林水文化学特点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 罗忠;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对降水水量和养分输入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 柴红霞;杉木林采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采伐剩余物的养分贡献[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 王来;渭北几种农林复合模式对林木和作物根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卢伟;森林采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 王慧利;我国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种类和分布及与松材线虫病的关系[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 李恩香;广西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生态因子的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 范海兰;炼山对南酸枣人工林植被生态学过程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 原焕英;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造林树种水分消耗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 卢俊培,曾庆波;海南岛尖峰岭游耕农业及热带林采伐的生态后果[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冯建祥,刘宏,罗桂生,郑燕明,陈德叶;SJ—0.4/2轻型遥控人工林集材索道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邹新球,朱燕高,黄开芬,陈光富,郑仁吉;天然林择伐索道集材试验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周新年,邱仁辉;福建省天然林择伐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2年04期
- 赵秀海,范秀华,张伟森;拖拉机对集材道土壤及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4年02期
- 史济彦;我国在生态性采伐实践中的论述与作法[J];林业科学;1998年02期
- 周新年,邱仁辉,杨玉盛,何宗明,林海明;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年03期
- 卢俊培;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生态效应的研究Ⅳ—游耕农业的地力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1988年01期
- 卢俊培;曾庆波;;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毁林烧垦恶果的初步观测[J];热带林业科技;1980年03期
- 赵士洞,陈华;新林业——美国林业一场潜在的革命[J];世界林业研究;1991年01期
- 杨正昌;;因林因地制宜 选定采伐更新方式——在秦巴山区森林采伐更新方式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摘要)[J];陕西林业科技;1991年01期
- 佟新夫;对于长白山森林采伐与更新方式的雏见[J];吉林林业科技;1981年03期
- 周志民;;谈谈我省东部山地森林采伐与更新方式问题[J];林业勘察设计;1981年04期
- 杨祖达;汪精慈;;栎林采伐方式和更新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85年04期
- 鲍梦鳞;康灵山;冯志义;罗文杰;;回顾历史 反思采伐更新方式[J];陕西林业科技;1991年01期
- 李百航,唐成心,周建洪;试论思茅松的更新方式与采伐方式[J];林业建设;1997年05期
- 吴蔚东;;两种林木更新方式对亚热带山地土壤影响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6年04期
- 徐焱君;刘跃;王文军;;乌兰察布市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年S2期
- 李彦;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采伐与更新方式的探讨[J];林业科技;1981年02期
- 周志民;;谈谈我省东部山地森林采伐与更新方式问题[J];林业勘查设计;1981年04期
- 李宗领;;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环境创新模式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 王岗;;屋顶绿化施工技术概要[A];草原与草坪研究论坛文集[C];2004年
- 林平光;缪绍崇;;永安林区正红菇生态环境调察[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雷瑞德;尚廉斌;;加强植被建设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 邹学忠;;浅谈现代林业理论与辽宁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 颜春达;;森林植被与小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关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蹇兆忠;王娟;潘桂菊;陈清军;房堃;张鹏远;韩传明;;浅谈混农林业在山东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 李宗领;;论退耕还林与发展、环境、健康和谐统一[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郭忠升;;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 林晶;;利用卫星遥感图象进行植被干燥度的监测[A];第五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 记者 李云辉;玛纳斯大力改善塔西河谷生态环境[N];昌吉日报;2007年
- 记者 卢伟?王年红 实习生 陆小青;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绿城景象日趋凸现[N];南宁日报;2008年
- 傅凯;APP抗辩林业局指责[N];北京商报;2007年
- 本报记者 孙建兵;生态环境是和谐社会的方向标[N];哈密报(汉);2007年
- 实习记者 陈征;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连续五年获全国第一[N];首都建设报;2006年
- 记者 马晓蓉;全力推动造林绿化 确实改变生态环境[N];朔州日报;2007年
- 韩勋;五年内新增林草40万亩[N];西安日报;2007年
- 潘双清;转变绿化观念打造生态石家庄[N];石家庄日报;2007年
- 本报通讯员 刘学民 华杰 刘俊水;安次:绿化增收两相宜[N];廊坊日报;2008年
- 曹殿春?记者 韩雪冬;创建更宜人居的生态环境[N];锦州日报;2008年
- 徐秋芳;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王雄;赤峰市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及预警[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 王顺彦;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 孙向阳;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 杨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真菌种群及其多样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罗扬;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 王志山;国有林区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 杜英;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郑健;花楸树遗传资源评价、保存与利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 邢美华;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 林金堂;福建省林地针叶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 李强;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应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 吴志明;香樟在常德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 江国华;安徽查湾甜槠林林隙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 周艳翔;亚热带森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 吕金芝;我国林业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 吴彩莲;林地针叶化对土壤侵蚀特征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 赖尾英;福建林业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 戴放;黑龙江省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 张九东;陕西省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Pilger)Florin)资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稿件标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文】森林更新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城区林业站;
【发表期刊期数】:《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刊登有关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农业科研人员,农业行政干部,大专院校师生。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6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陈锋;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文】森林更新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8173.html
相关专题: 《安徽农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计量与测试技术山西农经面粉通讯船舶经济贸易中船重工中国心血管杂志实事求是晚报文萃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
高安市人民医院范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价——以高安市杨
下一篇:
【克氏针价格论文】羊草与克氏针茅氮元素含量对亚洲小车蝗取食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