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类 >

[引物设计论文]女贞不同种质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引物筛选

本文作者:赵峰;李碧英;张其文;符伟;张恩华;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目的]提取女贞不同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并筛选RAPD引物。[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女贞基因组DNA,并以此种方法提取的女贞基因组DNA为模板,对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有效引物。[结果]筛选出21个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有效引物,经检测所获得的基因组DNA条带清晰,且OD260/OD280在1.8左右。用筛选出的21个有效引物对126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RAPD-PCR扩增,均可获得带型丰富且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为快速和准确地应用RAPD方法分析女贞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依据。
【论文正文预览】: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是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其果实、种子、树皮、叶和根均可入药,且毒性较低[1]。女贞苦丁茶作为代茶饮料植物,性味凉、苦后回甘,具有生津止渴、抗肿瘤、护肝、调节免疫系统、延缓衰老、抗炎、降血脂和降血糖等多
【文章分类号】:S567.19
【稿件关键词】: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改良CTAB法RAPD标记引物筛选
【参考文献】:
  • 刘国民;中国木犀科代茶植物的多样性与开发状况[J];贵州科学;2003年Z1期
  • 黄婉,杨耀芳;女贞子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7期
  • 金芝贵;金剑;肖忠革;吴飞华;;女贞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年03期
  • 林伯年,徐林娟,贾春蕾;RAPD技术在杨梅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园艺学报;1999年04期
  • 李娟玲;刘国民;贾媛;兰云峰;;一种高效提取鹧鸪茶基因组DNA的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8期
  • 陈亮,王平盛,山口聪;应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10期
  • 孙万仓;范惠玲;孟亚雄;张涛;张金文;王保成;武军艳;邵登魁;朱惠霞;燕妮;赵玉昌;;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李冬梅;叶庆生;朱根发;;大花蕙兰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 彭建营,束怀瑞,彭士琪;用RAPD技术探讨中国枣的种下划分[J];植物分类学报;2002年01期
  • 杜娟;中药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 王晓锋;陈满玲;叶海仁;郑红玉;郑蔚虹;;14个特色茶花品种基因组水平遗传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 李宏杨;刘飞;张凤琴;李小龙;刘国民;;冬青科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 黄有凯;陈程;汪天;张水明;;分子标记在兰花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 郭峰;牛立新;张延龙;;秦岭柞水地区野生蕙兰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J];北方园艺;2010年18期
  • 赵飞;樊军锋;杨培华;刘永红;徐华;;十二个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北方园艺;2011年11期
  • 韩冰,王学敏,易津,赵萌莉,杨燕燕;驼绒藜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J];草地学报;2003年02期
  • 梁慧玲,梁月荣;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其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J];茶叶;2003年04期
  • George Edward Mamati,梁月荣;肯尼亚与中国茶业比较(英文)[J];茶叶;2004年04期
  • 刘本英;成浩;;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茶树品种资源中的应用[J];茶叶;2007年04期
  • 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杨阳;;茶树SRAP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齐靖;申连英;毛永民;宋仁平;;枣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刘和;卢华英;成钢;;裂果性不同的枣品种RAPD聚类分析[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唐一春;王平盛;许玫;;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创新利用[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齐桂年;王雪萍;马炳田;田鸿;方倡友;张泽岑;尹旭敏;;RAPD标记对36份栽培茶树品种的分子鉴别[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耿艳艳;王岳飞;;茶多酚复合制剂降血糖功效的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唐一春;许玫;王平盛;宋维希;;野生茶树种质创新利用实践探讨[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季鹏章;张俊;;云南大叶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王益;左云娟;周世良;;茶微卫星引物的开发[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文亚峰;原勤勤;何钢;;枣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 谷婧;苦丁茶植物资源调查整理与DNA分子鉴定及系统亲缘关系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 温景辉;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 罗楠;枇杷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 孙怡;冬青苦丁茶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 高蓝;RAPD法鉴定番茄杂种纯度及番茄WO和TM-2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 陈亮;茶组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黄代青;果树单染色体及其R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 廖明安;金花梨芽变单系筛选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 刘彦群;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 张智俊;油茶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RAPD分子鉴别和cDNA文库构建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 李良;湖北省油茶优良单株遗传多样性及品质初步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徐玉霞;低能离子诱变选育植物乳杆菌高产CLA菌株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 徐玮;补肾清肝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 李明月;天然棕色棉纤维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Gh3GT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 周剑;杨梅栽培品种的SSR标记指纹数据库和多重荧光标记鉴别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 莫文娟;泡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胡莹;茶梨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 陈学丽;杨梅渣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 俸维;加味芪黄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 张晓蕾;利用RAPD,ISSR,SRAP标记方法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 郑文佳;贵州苦丁茶资源开发及其前景[J];中国茶叶;1999年04期
  • 陈杖洲;苦丁茶的开发及其利用[J];中国茶叶加工;1998年04期
  • 陈亮,山口聪,王平盛,许玫,宋维希,童启庆;利用RAPD进行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J];茶叶科学;2002年01期
  • 侯思名,段继强,梁雪妮,丁小维,肖伏,刘飞虎;苎麻总DNA提取的CTAB法优化方案[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11期
  • 郭雅玲;苦丁茶应用研究概述[J];福建茶叶;1999年01期
  • 王家伦,李学书,令狐昌弟;贵州非茶类饮用植物资源开发与特色产业的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杨远庆,朱冬雪,杨胜学;贵州苦丁茶化学成份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 杨远庆,杨胜学,朱冬雪;贵州苦丁茶植物学特征及分类鉴定[J];贵州农业科学;1996年06期
  • 李志南,姚红;绞股蓝复合代用茶的研制[J];贵州农业科学;1997年03期
  • 梁远发,王家伦,李祥明,鄢东海,潘光喜;贵州皋芦茶资源调查及鉴定[J];贵州农业科学;1997年05期
  • 孙万仓;中国芸芥的分布、类型划分及油菜-芸芥杂交亲和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 刘丽艳;杨学;关凤芝;李柱刚;吴广文;王珣;路颖;张利国;刘琦;陈浩;张俐俐;王秀军;刘昭军;李铁;;亚麻抗白粉病RAPD标记的引物筛选与反应体系的建立[J];中国麻业科学;2009年02期
  • 李娟玲;刘国民;宫庆龙;翟丽艳;;鹧鸪茶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中的引物筛选(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6期
  • 郝卫国;陈永胜;朱国立;李国瑞;萨日娜;姚远;;适于蓖麻遗传多样性分析的RAPD引物筛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张进忠;王永芬;王建波;;地黄品种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裴得胜,蔡平钟,李名扬,向跃武,阎文昭,张志雄,侯磊,张志勇,裴炎;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J];作物学报;2003年06期
  • 梁肖仍;金科;龙章德;申佩弘;蒋承建;武波;;药用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J];广西植物;2010年06期
  • 揭琴;姜伟;李华;翟红;马代夫;谢逸萍;刘庆昌;;甘薯抗茎线虫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CAR标记[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3期
  • 肖庆淋;董顺文;刘朝辉;范效勇;陈晓明;;棉花RAPD引物筛选及优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赵尚敏;白晨;张惠忠;牛素清;李晓东;付增娟;轩继雨;李树生;;适于甜菜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引物筛选[J];中国糖料;2009年04期
  • 李芳弟;王舰;王芳;杨永智;周云;孙海宏;叶广继;;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的AFLP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J];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01期
  • 王照兰;杜建材;赵青山;卢欣石;李青丰;杨持;;16份苜蓿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孙君明;伍树明;陶文静;丁安林;韩粉霞;贾士荣;;大豆脂肪氧化酶-1缺失基因(lx_1)的RAPD标记[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高大玉;杨业华;范玉朋;王学奎;戴宝生;姚明镜;吴征彬;;甘露糖基转移酶基因导入棉花基因组的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 蒋燕锋;黄华宏;斯金平;;厚朴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缪颖;陈德海;杨盛昌;高建辉;;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 王照兰;杜建材;田青松;李青丰;;优良农艺性状苜蓿种质材料筛选[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 张永生;王飞;庄云龙;秦国政;张举仁;;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沈玮玮;宋成丽;陈洁;付亚萍;吴建利;江绍玫;;用克隆池PCR法筛选菰基因组TAC文库获得抗病基因候选克隆[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郭娴;张寒霜;赵俊丽;王永强;;高盐低pH值法提取棉花基因组DNA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别墅;王坤波;孔繁玲;周有耀;邹美娟;王春英;;棉花基因组重复序列研究进展[A];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 本报记者 张忠霞;玉米基因组破译影响深远[N];经济参考报;2008年
  • 记者 路平;广药率先进入中药基因时代[N];广东科技报;2010年
  • 李学梅;首幅小麦基因组物理图谱绘出[N];大众科技报;2008年
  • 钱铮;控制植物抽枝基因被确定[N];科技日报;2006年
  • 记者 许春媚 通讯员 林红生;我国已获得较完整的木薯基因组草图[N];海南日报;2010年
  • 记者 刘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添新平台[N];江西日报;2006年
  • 康会敏?记者 张丽辉;我省3年培育200多个新品系[N];河北日报;2008年
  • 记者 刘尊哲;我国获得较完整木薯基因组草图[N];中国食品报;2010年
  • 记者 王景春 武验;水稻育种开辟新途径[N];农资导报;2004年
  • 刘刚;山东大豆有了自己的“百科全书”[N];农民日报;2007年
  • 戴秀梅;小麦抗白粉病种质遗传背景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 丁成龙;多花黑麦草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抗灰叶斑病基因的分子标记[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陈凡国;野生一粒小麦BAC文库的构建、鉴定及着丝粒重复序列的克隆[D];山东大学;2002年
  • 樊颖伦;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分子标记定位及基因组文库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 宋国立;棉属8个基因组物种荧光原位杂交比较及其起源与演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 彭远英;燕麦属物种系统发育与分子进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 张海琴;小麦族猥草属植物基因组组成及其分类地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 杨剑;复杂性状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开发[D];浙江大学;2008年
  • 吴琼;黄褐棉、达尔文棉的原位杂交研究及棉属D基因组着丝粒FISH探针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 陈坚;水稻中一个SUSIBA2相似基因的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 丁洲;茶树的RAPD标记向SCAR标记转化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 高大玉;Mant基因导入棉花基因组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张晓平;亚麻耐渍资源的生理研究及耐渍基因的RAPD标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 腊萍;38个甜菜品种RAPD分析及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 韦东;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 李京敬;小麦叶片温度遗传规律以及与叶片结构相关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王小虎;玉米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M5P型与Y_(Ⅱ-1)型归群研究及育性相关片段的RAPD标记筛选[D];扬州大学;2006年
  • 刘斌美;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的SCAR标记及初步定位[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 谭月萍;茶树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王磊;玉米单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及QTL定位初探[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引物设计论文]女贞不同种质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引物筛选
【作者单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海南大学农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刊登有关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农业科研人员,农业行政干部,大专院校师生。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更多安徽农业科学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16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赵峰;李碧英;张其文;符伟;张恩华;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引物设计论文]女贞不同种质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引物筛选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6787.html


    相关专题: 《安徽农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 农村工作通讯
  • 国外医药
  • 大视野
  • 中国自行车
  • 塑胶工业
  • 21世纪商业评论
  • 控制理论与应用
  • 民营科技
  • 金融市场研究


  • 上一篇:【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论文】草莓品种宁玉大棚促成栽培定植试验
    下一篇:【气相色谱论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八角茴香油挥发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