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立刚;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6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介绍了农林复合经营的类型、建立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评价方法,总结了皖东地区已成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简单阐述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应用前景。
【论文正文预览】: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把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特点的复合生产系统[1]。农林复合经营利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和因子互补,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结合、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
【文章分类号】:S750
【稿件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类型设置原则技术要求皖东地区
【参考文献】:
- 李孝良;;安徽省沿淮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 杨红强;邬松涛;张晓辛;;江苏省生态型农林复合经营选择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 程鹏;曹福亮;汪贵斌;;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胡荟群;;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概况及类型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8期
- 彭常福;佘诚棋;;广德县林农复合经营情况调查与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 王道金;佘诚棋;季琳琳;肖正东;樊巍;;5种药用植物光响应曲线及其根部浸提液的生物测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 肖正东;佘诚棋;;安徽不同区域林农复合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3年02期
- 周玉新;童婷婷;;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化选择及产业化经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 李厚芳;闫莉;佘诚棋;马永春;;修枝处理对杨—麦复合模式内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林业科技;2014年03期
- 徐红梅;孙拥康;汤景明;文雪峰;谭振林;;江汉平原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4年05期
- 王小纪;张军灵;郝剑;张华林;;西安市林业高效复合经营模式与效益调查[J];林业经济;2012年01期
- 马永春;程鹏;佘诚棋;季琳琳;赵康;;杨-麦复合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 宗仁发;耿国彪;;地球的暗尘和生命的隧道(三题)[J];绿色中国;2012年01期
- 吴明作;崔晶;王谦;赵勇;苗蕾;吕波;;豫东平原农杨复合生态系统胁地现象及其克服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 齐岩;林农复合经营综合收益预测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徐超;福建省三明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 齐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 张伟;南疆果粮间作体系种间根系互作与氮素吸收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 严飞;农林复合系统捕食性天敌昆虫控蚜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洪赛华;萌芽代次对杞柳生长及柳条品质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迟铭;陕西渭北地区不同类型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张锡芝;黑龙江省农田防护林树种选育及营造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 刘晓凯;杨农复合系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 田娜娜;基于市场风险的杨树农林复合经营决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 寻蓓蓓;农林复合系统中猕猴桃和柿子树枯落叶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 陈婷婷;苏北杨树林下复合经营最优模式选择与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 吴晶晶;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多功能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 刘晓蔚;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及综合效益评价[D];广西大学;2012年
- 牛心圣;张军;;淮北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 梁玉斯;蒋菊生;曹建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鲍志富;芮孔美;甘玉英;;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立木蓄积生长和早期经济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4期
- 单宏年;;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6期
- 朱清科,沈应柏,朱金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王宏燕,周东兴,孙聪姝,侯中田;松嫩平原玉米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I)——能流模型各参数的确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王立刚,赵岭,许成启,刘新宇,李兴业,李艳霞;黑龙江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类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0年03期
- 孙辉,唐亚,黄雪菊;金沙江干旱河谷坡地复合经营系统内竞争及养分平衡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1期
- 王德艺,张维梅,袁玉欣,贾玉彬,刘向东;中林-46杨他感作用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2000年01期
- 李连庆;曹文元;王玉龙;张爱礼;张伟;;里下河低湿地适生树种调查及造林技术初步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2年02期
- 张劲松;农林复合系统水分运移模型与水分生态特征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 史敏华;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经营模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吕祥生,方升佐,谢友超;杨农复合经营与农民增收[J];江苏绿化;2002年01期
- 况小宝,张本俊,史志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研究现状[J];江西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 戴书林;复合经营效益好[J];江苏农村经济;2003年09期
- 李仕亚,赵义;蚕桑复合经营运作一例[J];北方蚕业;2004年01期
- 蒋玉超;论农林复合经营[J];林业勘查设计;2004年02期
- 蒋玉超;论农林复合经营[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4年03期
- 刘俊杰,陈瑶;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年02期
- 王绪;淮北平原林场林农复合经营[J];安徽林业;2005年02期
- 周元春;林渔复合经营效益高[J];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15期
- 徐慧琴;;农林复合生态工程林禽结合型经营模式研究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蔡国军;张仁陟;莫保儒;魏强;柴春山;于洪波;;安家沟流域3个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孙建昌;;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报告[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 许虎 花德政;盐城林下产业推广复合经营模式[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 记者 李培娟 通讯员 姜波;淮阴林下复合经营年产值近亿[N];淮安日报;2011年
- 本报记者 唐文霖 曾永洪;林下复合经营模式铺就林农致富路[N];玉溪日报;2014年
- 陆伟;让林下复合经营促农增收[N];玉溪日报;2014年
- 刘健、铁良;古冶:林业复合经营开辟农家致富之路[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 记者 田秀忠;我市林下种养复合经营兴林富民[N];平顶山日报;2009年
- 魏县林业局 刘振廷;杨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N];河北科技报;2009年
- 魏县林业局 刘振廷;杨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N];河北科技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张福财 通讯员 杨彩虹 温金明;福建新华探索多元化复合经营之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 记者 李培娟 通讯员 姜波;水绿相映淮安城[N];淮安日报;2011年
- 程鹏;银杏复合经营生物生产力及生态效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 齐岩;林农复合经营综合收益预测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陈婷婷;苏北杨树林下复合经营最优模式选择与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 马振;黄泛平原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探讨[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吴晶晶;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多功能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 徐振球;江苏省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 陈雷;银杏复合经营土壤酶和金属元素及碳库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 王振军;庄浪县林草复合经营典型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 罗诚彬;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皖东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探讨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长山林场;
【发表期刊期数】:《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6期
【期刊简介】:《现代农业科技》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农垦局等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创刊于1972年。大16开本,136页,封面250克铜版纸。200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该刊为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国家级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全国农业领......更多
现代农业科技信息
【版权所有人】:张立刚;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皖东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4267.html
相关专题: 《现代农业科技》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事业财会贵图学刊华夏地理海军总医院学报合肥学院学报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地层古生物论文集山东煤炭科技汕头大学学报
上一篇:
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下一篇:
伊川县三峰寺林场生态环境经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