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传统教育和移动学习浅析
吴昊宇 发表在计算机光盘与应用杂志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摘要]移动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当下传统教育模式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希望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移动学习的定义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移动学习;传统教育;现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
引言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的快车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及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有线网咯的普及、3G无线网络的广泛推广及即将到来的4G无线网络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深入教育领域并深刻地改变影响着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如何广泛应用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并促使移动学习的发展必将成为现今的热点话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及优缺点
1.1传统教育的内涵特征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以“教”为主、并以知识教学为主要目标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传统教学虽然经历过多次教育改革的冲击与变革和国外许多现代教育理论的渗入,尤其是教育技术的介入,使传统教学理论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其中以“教”为主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及其形成的教学模式,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占着主导地位。
1.2传统教育的优势
传统教育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都接受过专业培训,能按照教学的原理以班级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学习;其次,学科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然后,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3 传统教学的不足
传统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为辅,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遵循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评判、学生答卷、教师评分的基本程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同时教学的内容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以书本为中心”,强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这就形成了“封闭式”的教学,既脱离了社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也局限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次,教学过重视于理论知识,而忽略学习过程和方法,忽略了能力培养和发展学习能力,从而导致导致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因此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抑制了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
2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移动学习的广泛适用
当今社会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移动学习到泛在学习将逐步实现并将广泛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2.1背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无线网络、无线通信技术(3G、4G)的运用为人们生活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根据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3大运营商2011年的财务概要,中国移动手机用户达到9.997亿,其中包括1.436亿3G用户。根据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的网民数量达5.13亿人,为世界首位。通信设备的普及,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快速地进行数据地分享与发送。
2.2移动学习的定义
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及学者对移动学习都有着不同的见解。
芬兰的“TelenorWAP移动学习”研究项目的报告中给出的移动学习定义是:由于人们地理空间流动性和弹性学习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的定义为: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Chabra 和Figueiredo 结合了远程教育的思想,对移动学习作了一个较宽泛的定义:移动学习就是能够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学习。
简单的说,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3 移动学习的优势
移动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移动学习和传统教育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学习形式的移动性
学习者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这种独特优势是其他学习方式所望尘莫及的,极大地满足了"总在线 "的学习需求,这也奠定了移动学习在未来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3.2学习知识的零散性
学习以其独有学习的碎片性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知识的便利,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正如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知识碎片,经过每天一片、一点的摄入和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拼图一样。
3.3学习方式个性化
移动学习的交互性可以实现信息及时的双向流通,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发展学习者的个性,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信心。
3.4学习实现方式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移动学习具有数字学习的特性,即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形式,体现了数字学习的一些特点,如时间的终身化、空间的网络化、学习主体的个性化和交互的平等化。此外,大部分移动学习模式是以无线网络为系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入实现教学,因此移动学习是一种网络学习。
3.5学习功能的辅助性
移动学习只是传统教育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并不能代替现有的、正式的学习形式,只能是对现有教育的一种补充。
3.6教育对象的普适性
移动通信终端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任何持移动通信终端的人都可以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开展学习与交流,即使在交通不方便地区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学习。同时,学习资源根据不同使用对象来设计和开发,且能方便快速获取与更新,使得移动学习使用对象具有普遍性,移动学习模式具有普适性。
3.7学习环境放松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害羞等性格的学习者来说,移动学习能够弥补传统课堂和面对面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尴尬的场面,驱除交流的胆怯心理,从而轻松的学习和交流。
4 移动学习的不足
移动学习强调移动性,强调技术对教育的驱动,这同时也决定了其局限性。因此,移动学习的主要表不足现在:
4.1注意力的控制
在移动学习情境下,学习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可能出于嘈杂的大街上,也可能坐在公交车上,还可能在咖啡馆等地,学习者周围存在多种干扰因素,这样学习者就无法像在教室中一样完全沉浸于学习当中,也很难保持较长时间及较高的注意力。
4.2学习资源有限
移动学习所建立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完全的自主学习环境,这只能保证为学习者提供一套优质的教育基础设施,但不能保证提供的是优质的教育,更不能保证学习者一定能够最大限度的接受到优质教育。
4.3技术的限制
比如,移动设备虽然便携,但是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低,手持设备屏幕普遍偏小、屏幕的分辨率低、运算能力偏弱,移动学习中技术带来的复杂操作对学习者纸质学习养成的无需频繁操作便能轻松学习的习惯也是一大挑战。
4.4交流的限制
移动学习更多的时候是人机对话,使原本学习中所追求的情感体验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贫乏,带来情感交流的缺失。
5 结语
我国现今教育模式依然在建立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而移动教学只能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以及各种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如电子杂志、电子书、电子相册等的普及,人们只需要一个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利用无线网络就能互联网上轻松查找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获取相关知识,移动学习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今天传统教育所面临的危机提供了一种极具希望的解决方案。未来的教育系统将注定是基于移动设备的一种系统,人们无需把必须的知识全部背诵记忆在大脑中,而是存储在移动设备中,人们无需全部自己完成工作,而是通过移动设备联结专家,通过专家的协助来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形态将基于这种人们的生活实态发生变革,因此,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移动学习必将对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 Jyri Salomaa. 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科学出版社.2008
[2] 祝智庭, 顾小清. 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400qikan.co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 韩立龙. 移动网络学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1
相关专题: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