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蔡玉梅;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场现代化》2006年2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中的一部分,它在企业中越来越被管理者和和投资者所重视。从而使得无形资产在报表中的披露成为了目前财务报表改革中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报表对无形资产披露的现状和新时期对无形资产披露的要求的分析,提出目前的一些不足,最后从通过会计制度上的改进、企业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考虑改变会计报表的结构、在无形资产评估中考虑引进非货币计量等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笔者的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一、目前财务报表对无形资产披露的现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对无形资产进行了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根据现在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从定义、确认、计量
【文章分类号】:F275
【稿件关键词】:无形资产财务报表无形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 龚凯颂;纵论未来财务报告[J];财会月刊;2001年04期
- 张建,付代红;财务报告应改进的八个方面[J];四川会计;2002年10期
- 薛云奎;对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J];上海会计;2000年03期
- 方永胜;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孙园园;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 邹香;未来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评析[J];商业研究;2002年09期
- 钟亚兰;浅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 邹香;未来财务报告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 王群;试论二元经济形态下的会计模式[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 陈宏明,占丽;会计信息化下财务报告模式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 袁展斌;;论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和改进[J];财政监督;2006年14期
- 谭惠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龚智勇;;浅谈如何完善企业财务报告[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 唐志军;;试论我国财务报告的改进与展望[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蒋楠;基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 李晓辉;企业财务报告的历史演进及其鉴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 薛冰;基于知识经济的财务会计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 水菁;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 张主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 刘继红;财务报告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陈亮;企业会计报告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 吕兵;电子商务会计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 潘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 王俊玲;论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 廖靖;论收益表的改进——全面收益报告[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 邓汉宾;;对未达账项在附注中进行披露的建议[J];财会研究;2010年06期
- 王敏;;浅谈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1期
- 吕萍;许向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管理好企业无形资产[J];兰台世界;2008年19期
- 龙云飞,董大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刻不容缓[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 张合明;浅析企业无形资产管理[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07期
- 黄丽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5年21期
- 岳芳梅;;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管理[J];工业会计;1994年11期
- 潘爱玲,陈以屏;我国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发展论坛;1997年08期
- 陈佳贵,黄群慧;无形资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J];管理世界;1998年06期
- 郭亚丽;铁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2年07期
- 金宝玉;;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公木;;财务报表中的作假花招(二)[A];上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三届常务理事会论文选编[C];2004年
- 吴东江;;高校合并应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与管理[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 安怡;徐安兴;;论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占美松;;表外披露概念框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 管强;;合并会计报表的系统实现方式[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陈瑜;;浅谈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新夫;戴捷敏;;“现金为王”理财观下财务报表逻辑关系的重构[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 刘慧;李宁霞;刘敏;;基于相对参数的无形资产管理战略准备度排序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 葛家澍;;会计选择问题探讨——面向公允价值的计量选择[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顾菁;备考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N];上海金融报;2001年
- 本报记者 陈韶旭;银行“绣球”抛向优质中小企业[N];文汇报;2008年
- 记者 赵慧;IHI或将被开日本史上最大罚单[N];中国船舶报;2008年
- 闽发证券信息中心 叶信才;追寻业绩泡沫 ——细数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泡沫[N];证券时报;2002年
- 于扬;问题贷款已全部收回或结清[N];证券时报;2007年
- 周明;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势头良好[N];中国证券报;2008年
- 高志谦;《财务报告》的重点[N];中国财经报;2008年
- 张杰 见习记者 吴颖;与胡葆森聊地产:战略导向+财务报表操控能力=好企业[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 郭栋;无形资产管理的实用策略[N];财会信报;2010年
- 赵洛怀;如何利用比率分析财务报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 叶清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再认识[D];厦门大学;2003年
- 陈红;公司表外负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周萍;企业收益呈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 林淑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因素与对财务报表价值相关性影响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 杨翼飞;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 占美松;财务报告信息与表外披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 杨宇;财务会计要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孙燕东;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 周洋;市场反应、价值相关性及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07年
-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 夏洪智;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 方萍;论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 魏明良;武汉钢铁股份公司财务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 姜慧明;常见财务报表操纵手段与审计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李铭;审计独立性的背离与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 刘霁雯;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报表分析系统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 刘建华;吉林省制药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 潘兴丽;基于OFFICE与VBA的通用财务经济分析系统[D];吉林大学;2006年
- 刘继红;财务报告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崔一博;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影响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上市公司报表披露时间|浅谈无形资产在报表中的披露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
商场现代化》2006年23期
【期刊简介】:《商场现代化》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刊发精选的国内外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的科研论文。其严格化,标准化及权威性在......更多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蔡玉梅;
更多
企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上市公司报表披露时间|浅谈无形资产在报表中的披露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qyjjlw/181195.html
相关专题:2017上市公司年报时间 怎么查询上市公司信息 2017年报预披露时间表 如何看上市公司报表 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企业报表管理系统 上市银行报表披露时间 2017年年报披露时间表 沪市年报披露时间表 上市公司报表披露时间 银行竞争力 毕淑敏百家讲坛视频 《商场现代化》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经济数学现代临床医学中国商人湖北理工学院学报四川旅游学院学报物理学进展安徽大学学报中国药物与临床社会中的法理中国连锁
上一篇:
[功能对等论文]从受众文化看广告语的功能对等
下一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