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市场杂志社

关注我们

【安徽大学毕业论文网址】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研究

本文作者:张培;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市场》2010年2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生态工业园是工业园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用于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本文首先进行工业园物质流分析,进而介绍了物质流分析指标,然后将该方法引入生态效率理论,建立起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旨在能够定量化地评价工业园生态化效率,指导和优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模式。
【论文正文预览】: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各类工业园不断涌现。工业园内的企业通过共同享用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园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经济,并由此带来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了环境严重污染及资源极度短缺
【文章分类号】:F424
【稿件关键词】:工业园物质流分析生态效率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 张娜;刘晶茹;王效华;吕彬;;生态效率应用对比研究[J];农业工程;2012年08期
  • 丁平刚;不同层次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物质流分析[D];海南大学;2011年
  • 商华;武春友;;基于生态效率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 岳媛媛,苏敬勤;生态效率: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 吕彬;杨建新;;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 刘滨;向辉;王苏亮;;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核算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 诸大建;邱寿丰;;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 张音波;夏志新;陈新庚;彭晓春;;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7年06期
  • 秦莹;朱曙光;;基于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动态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陈遵一;;安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 杨廷锋;赵永旭;徐晓超;;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与全国生态效率的动态比较与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 顾银宽;张红侠;;生态经济效率有关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 林积泉;唐晓兰;张辉;;循环经济实施保障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 蒋文燕;林逢春;张勇;;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上海闵行区水资源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 王波;方春洪;;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生态效率研究——以2007年省际间面板数据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 姜萌;仇方道;吴丽萍;;区域经济系统的生态效率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8期
  • 程欢;彭晓春;陈志良;董家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 王润桃;霍李江;王文生;;包装产品生态效率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包装工程;2012年07期
  • 傅和玉;;基于生态效率理论的循环经济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 邱凌;李富华;江腊海;;四川省酿造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 邱寿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 周凤禄;张廷安;;物质流分析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陈傲;;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刘雅晴;周葵;;权利公平,生态效率与环境表现[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徐珊;韦文渊;卢国丹;;基于物质流的柳州市可持续发展探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谢园园;傅泽强;;基于生态效率视角的循环经济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 谢琨;;钢铁企业生态效率指标构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李贵奇;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环境评估模型及其在铝工业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 彭毅;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 卞丽丽;循环型煤炭矿区发展机制及能值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 孔鹏志;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与循环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 魏百刚;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 冯兰刚;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 吕毅;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 鲍智弥;大连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 冯辉;论长株潭城市群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法律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 袁树新;鄱阳湖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 沈晓莹;湖北省磷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包袱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 刘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及其生态效率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 徐福军;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 武智勇;典型北方半干旱低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张培;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 焦文婷;基于能值分析的庆阳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 庄静怡;环境政策、技术创新与陕西省工业生态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郭学益;钟菊芽;宋瑜;田庆华;;我国铅物质流分析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刘伟;鞠美庭;于敬磊;李智;;天津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6期
  • 刘宁;吴小庆;王志凤;王远;陆根法;温剑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产业共生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 裴洪平,汪勇;我国环境规划发展趋势探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 戴铁军;陆钟武;;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 王青;顾晓薇;王军;丁一;;本国环境载荷与环境效率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郑友毅;王青;胡伯;顾晓薇;;沈阳市物质投入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 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 李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1期
  • 郝岩;环境规划中循环经济理论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 王寒;手机产品的生态设计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 阎冬;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水泥企业环境压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 戴铁军;陆钟武;;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 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 李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1期
  • 李丽平,田春秀,国冬梅;生态效率——OECD全新环境管理经验[J];环境科学动态;2000年01期
  • 戴玉才,小柳秀明;环境效率—发展循环经济路径之一[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1期
  • 段宁;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 何伯述,郑显玉,侯清濯,张彬,陈昌和;我国燃煤电站的生态效率[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 吴松毅,吴林海;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 唐华炳;;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闭环供应链生态效率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03期
  • 江英华;卢秋林;;红石山上矗起的工业新城——江西省贵溪市工业园建设纪实[J];时代潮;2006年04期
  • ;大邱庄工业园区是如何建立与发展的[J];中国乡镇企业;1996年03期
  • 王雄;立足自行开发先进成果 促进民族高科技产业发展[J];浦东开发;1998年10期
  • 张琪;关于上海市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的调查[J];上海企业;1999年10期
  • 章有根,王志甫;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录[J];当代经济;2002年02期
  • 徐明昌;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运作中的突出问题[J];浙江金融;2002年11期
  • 俞钟奇;谈工业园经济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2002年12期
  • 李琼,杨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农村三化进程[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年04期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部分调整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奖励办法的通知[J];江西政报;2003年24期
  • 熊珊;王国华;;基于循环经济下的工业园区物流成本研究[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零部件工业园区还需要聚集效应[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 王登嵘;丁镇琴;;基于管治理念的区域整合新手段:跨行政边界工业园区[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 李春莲;;关于对南昌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 张岩;李波;;生态工业园[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 白文娟;刘凤;姚立英;;工业园能源利用“低碳”发展途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 王之佐;;工业园区在格尔木工业化进程中要有新作为[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 台文献;何艳;;关于我国工业园区集约型发展问题的探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 陈荣国;;承接产业转移是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的职责所在[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 施敏;;贵阳市“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发展条件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 安宣;工业园区内项目要一一过关[N];中国环境报;2006年
  • 谭昙欣;工业园减排达标才是硬道理[N];中国石化报;2007年
  • 罗海军;野三关工业园区蓄势待发[N];恩施日报;2007年
  • 开庆 存民 汉江;耀州区孙塬建材工业园区初具规模[N];铜川日报;2006年
  • 邵源;不能让工业园区成为“污染灾区”[N];中国信息报;2007年
  • 杨中亮;重庆清理工业园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 记者 王强;园区工业产业集群效应初现[N];吐鲁番报(汉);2008年
  • 记者 王志庆;我州引资二十多亿元在海晏建工业园区[N];祁连山报;2008年
  • 陈建宏;民乐工业园区成县域经济“聚宝盆”[N];张掖日报;2008年
  • 记者 胡晓涛;毕节地区党政代表团参观考察重庆化工工业园区[N];毕节日报;2008年
  • 喻春光;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形成机理与战略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唐邦勤;西部工业园区引资竞争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 孙爱军;工业园区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 杨耀东;工业园区开发与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 黄晓芬;基于资源生产率的城市绿色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 吴晓军;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 赵骅;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与集聚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 尤振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 周晓琴;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 邓雪琴;试论江西工业园区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 代方;基于环境生态学理念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 丁永志;广东产业区域转移与工业园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 王少华;基于网络的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2003年
  • 余水情;工业园区企业业态集聚化较离散化优势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 刘广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基于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 王红;化工工业园规划中产业链构建、评价的实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 张立军;地方政府竞相兴办工业园区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孙婧;中国工业园区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安徽大学毕业论文网址】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研究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市场》2010年23期
【期刊简介】:政府调控市场的最佳纽带、市场引导企业的最短通道、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紧结合、世界关注中国的最大窗口。《中国市......更多中国市场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943/)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张培;


    更多交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安徽大学毕业论文网址】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jtjjlw/269670.html


    相关专题: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缺点 丹麦卡伦堡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经济案例 产业生态园 建立农村生态产业园 产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园 建立产业生态园的启示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世界生态生产过程实例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测颜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中国市场》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海相油气地质
  • 草原税务
  • 中国兽医杂志
  • 广州化工
  • 华西药学杂志
  • 航天员
  • 中国汽车市场
  • 中国印刷
  •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 上一篇:【幼儿教师教学论文范文】西华县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英语的论文字体大小】秋冬小麦如何配方施肥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