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秦彦杰;刘欣;武爱彬;董艳莉;赵艳霞;蒋红军;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生态环境脆弱区是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地域中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在外界胁迫因素干扰下极易遭受损害并难以复原的区域。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分别针对农牧交错脆弱区、山地平原过渡脆弱区、城乡交错脆弱区、海陆交错脆弱区和河湖边缘交错脆弱区五种类型在河北省的分布范围和脆弱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最后提出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保护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生态环境脆弱区是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地域中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在外界胁迫因素干扰下极易遭受损害并难以复原的区域。其本身脆弱性是其特殊的自然特性,无论是否有人为干扰因素存在,其脆弱性是永远具有的;其生态环境并不一定表现的很差,可能因为人为的保护或修复到位而没有表
【文章分类号】:X171
【稿件关键词】: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
【参考文献】:
- 陈艳梅;宋玲玲;;河北省坝上生态脆弱区风电场建设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 钟兆站,李克煌;山地平原交界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 袁金国;王卫;龙丽民;;河北坝上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 赵国杰;张炜熙;;河北省海岸带经济脆弱性评价[J];河北学刊;2006年02期
- 吕辉红,王文杰,谢炳庚;晋陕蒙接壤区典型生态过渡带景观变化遥感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 罗新正,朱坦,徐鹤,白宇,林琳;河北迁西县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初探[J];山地学报;2002年03期
- 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年02期
- 孙武,侯玉,张勃;生态脆弱带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度之间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0年03期
- 周婷;彭少麟;;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与测度[J];生态学报;2008年07期
- 刘金铜,毕绪岱,蔡虹;山地平原过渡带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原理与对策——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西岭底试区为例[J];生态农业研究;1996年01期
- 王介勇,赵庚星,王祥峰,王丽华,刘世美,刘涛;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估[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李嫱;王绍斌;王嘉;琚慧媛;;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 高爽;殷红;郭范顺;李建东;郭瑞;王国骄;孙备;燕雪飞;;界面理论与生态脆弱带的生态安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 李栋;邸利;彭静波;林斌;;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 张进献;李冬杰;冯长红;;提高河北坝上地区营造林质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 杨艳超;周荣福;林筝;;基于遥感和GIS的台儿庄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 王程;廖小锋;蒙朝阳;戴全厚;;喀斯特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研究——以毕节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 张冰;高照良;;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实践探讨——以陕西吴起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 王加连;刘忠权;;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张海伟;千怀遂;;基于GIS和主成分分析的生态脆弱性评价[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 张东威;许嘉巍;刘会清;;中国温带亚湿润沙地景观生态分类与景观管理[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 赵彬;;基于3S技术的坝上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董智;李红丽;贾志军;甄宝艳;;坝上高原退耕还林区沙棘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石建省;;中国脆弱地质生态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表述原则[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 余坤勇;刘健;赖日文;;基于生态脆弱性的营林退化区测定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 陈建强;赵满全;陈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土壤的风蚀特性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 周志红;周永章;;政区交界带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新视野[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 欧朝蓉;孙永玉;;GIS和RS技术支持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 刘利;北京典型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姜丽娜;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促进带间土壤、植被修复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 蔡仲秋;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 魏婷婷;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 王立平;生态伦理视域中的草原生态文明[D];吉林大学;2012年
-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 朱首军;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 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 邹亚荣;中国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 康旭;辽宁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 王艳;左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 郑韶明;基于生态脆弱性的顺昌县公益林持续经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 李曼焘;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 王全在;围封禁牧对草地生物量和家畜饲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 唐宪;基于PSR框架的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袁金凤;边缘效应对千岛湖陆桥岛屿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 乔治;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地利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 丁妍妍;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 任继周,万长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J];草业学报;1994年03期
- 王文;王宁侠;袁力;何俊萍;李健;;红花尔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对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丁建丽,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基于NDVI的绿洲植被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 常禹,布仁仓,胡远满,徐崇刚,王庆礼;长白山北坡苔原/岳桦景观边界的定量检测[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 王宪礼,胡远满,布仁仓;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1996年03期
- 李居信,刘书贵;淅川柑桔生态环境与宜桔地选片评价[J];地理学报;1986年02期
- 马建华;试论伏牛山南坡土壤垂直分异规律——兼论亚热带北界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 黄秉维;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Ⅰ)[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 张养才,谭凯炎;中国亚热带北界及其过渡带[J];地理研究;1991年02期
- 时晓飞,徐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供水区水资源保护对策探讨[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1期
- 魏建秋;陈雅娟;徐振方;;河北省湿地资源及其可持续性保护[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 杨君;郝晋珉;白玮;余宝林;谢敏;;黄淮海平原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浅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年02期
- 李书友;冯亚辉;;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J];东北水利水电;2008年10期
- 霸超;张良;;衡水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0期
- 张振雄;吴县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S1期
- 戚栋,徐云程,王宁会;高压除尘电源控制器的电路设计及其应用[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1995年04期
- 李来兴;青藏高原湿地鸟类物种名录及其保护[J];青海环境;1996年01期
- 姜景民,盛能荣;试论我国木兰科植物濒危现状及其保护利用[J];浙江林业科技;1997年05期
- 高峰,刘鹏飞,张义清;中国湿地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1997年08期
- 王晶;;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 王立明;张辉;;白洋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 王钰国;云彬;;浅谈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卓弘春;余振国;王联军;赵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陈静;丁卫东;胡兰群;袁彩凤;郑钊;;丹江口水库河南省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规划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 赵宪伟;钱鹏;郝明亮;赵娜;王伟;万宝春;;河北省“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中期评估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 廖建求;;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李运海;;铁路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是环境保护[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隗玉霞;张圣广;;淄博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分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 杨在乾;;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 记者 周献恩 特约记者 常晓清;河北启动“燕赵海上防污工程”[N];中国交通报;2005年
- 记者 刘力敏 谢剑峰;污染物排放总量减15%是硬指标[N];中国环境报;2006年
- 刘力敏;河北省挂牌督办12起违法案件[N];中国环境报;2007年
- 张永丰 张建乐;入海排污需加强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6年
- 记者 马德明通讯员 郭迎春;《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启动[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 杨守勇;河北金融、环保首次联合实施企业“不环保停贷款”机制[N];经理日报;2007年
- 李国政;功在当代 泽被后世[N];经理日报;2007年
- 记者 刘力敏;河北力保奥运空气质量[N];中国环境报;2008年
- 刘立云赵岩 曹培锋;河北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 王文化;羊和公安晚上都出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 孙洪艳;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 赵彦红;河北省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 崔金星;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 周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 孟丽静;河北省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其调控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 王洪梅;河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生态系统对其维持功能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 刘子琦;人类对喀斯特洞穴的利用分类与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 刘征;河北省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 李莹;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及实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张晓惠;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 苏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同学录毕业论文】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区及保护对策
【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发表期刊期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3期
【期刊简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3-1216/N,国际刊号:ISSN1003-785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更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42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秦彦杰;刘欣;武爱彬;董艳莉;赵艳霞;蒋红军;
更多
宏观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同学录毕业论文】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区及保护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hgjjlw/285373.html
相关专题:毕业同学录留言搞笑 同学录留言简单到流泪 毕业同学录留言大全 高三毕业同学录留言 初三毕业留言语录唯美 好友留言同学录 毕业同学录的留言大全 初三毕业同学录留言 六年级毕业留言同学录 毕业同学录留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论文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科学档案管理战略管理职场管理科学学报石油化工设备技术炼铁供热制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上一篇:
【文化产业论文题目】天祝高寒山区豌豆苗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
【本科论文免费查重软件下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水产业发展的政策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