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晓东;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东北经济振兴,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全区振兴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基础、产业分工现状的分析,指出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对策。
【论文正文预览】:一、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东北地区,地貌上山地丘陵占三分之二,平原水域占三分之一,外围山环水绕,中腹平原广阔;在气候上以中部广大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主体。南、北各为暖、寒温带气候区相组合;在土壤资源上以寒温带针叶林土、温带暗棕壤、黑土、黑钙土为主体,复合有草
【文章分类号】:F127
【稿件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分工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 张燕;县(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撑系统设计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 曹小曙;彭灵灵;;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6年03期
- 刘家声,倪国良;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联动发展的条件、模式与政策选择[J];人文杂志;2002年05期
- 刘艳军;李诚固;李如生;;耦合与响应:东北地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多元支撑[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马海霞;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 倪国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西部“内立外扩”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 胡树林;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增长[D];四川大学;2004年
- 涂妍;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 方维慰;区域信息化的空间差异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 陈德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 耿庆汇;区域旅游业网络化发展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 王先芝;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孙晓东;东北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董爽;“东边道”建设与东北东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高杨斌;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战略规划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 李依浓;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 孙晓东;;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 杨明政;大连市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设想[J];财经问题研究;1988年10期
- 吕政;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J];中国工业经济;1994年06期
- 陈长春;我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的初探[J];人文地理;1996年01期
- 赵英霞,方秀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振兴东北地区经济[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曾培炎副总理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18期
- 王姣;;把握国际资本流动新动向 推动东北地区引资策略的发展[J];中国市场;2006年17期
- 景跃军;;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 张梅珍;成金华;;东北体制变迁缓慢的原因与加快的路径[J];经济管理;2006年15期
- 刘北;;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2007年01期
- 李素艳;;积极构建东北地区应急管理协作机制[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张文武;赵红;;沈阳创建东北中心城市的探索与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 于明言;;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区位优势与经济合作[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 张俊;;沈阳、本溪一体化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王佳佳;赵慧娥;;对利用外资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孙铁珩;;序[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杨帆;;“沈本一体化”经济整合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石懿;陈孜孜;;统筹城乡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 司晓悦;;实施沈本一体化战略的几个问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科学发展的大战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本报记者 钱建强李瑞英 毕玉才 曾毅 朱伟光;东北振兴:深层次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 任平;东北站上全面振兴的新起点[N];协商新报;2009年
- 记者 朱大明;共商合作大计 共谋振兴发展[N];长春日报;2010年
- 首席记者 吕红丽;盘锦位居东北地区第七位[N];盘锦日报;2006年
- 齐齐哈尔市政协副主席 赵文高;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N];齐齐哈尔日报;2006年
- 晓璐;东北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N];西部时报;2007年
- 本报记者 宋时飞;老工业基地进入全面振兴新阶段[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 任国军;由单一走向多元[N];黑龙江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李己平 本报实习生 冯耀云;吉林“长东北”开放开发建设绘新图[N];经济日报;2011年
- 记者 邸兰英;倾力融入东北经济圈[N];牡丹江日报;2011年
- 齐殿伟;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郑文升;我国资源型地区发展的补偿与援助[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 马秀颖;东北地区地方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 梅林;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刘国斌;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刘艳军;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乔恒;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 田雨艳;东北地区绿色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 孙大川;东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赵玲;东北地区地域组织的创新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 季萍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于洋;东北地区就业问题与促进就业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 周正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段常楠;东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 纪晓丽;东北地区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 李梅;东北经济振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刘立国;提升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股东价值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工研究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
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期刊简介】:《商场现代化》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刊发精选的国内外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的科研论文。其严格化,标准化及权威性在......更多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孙晓东;
更多
宏观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工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hgjjlw/134869.html
相关专题: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ppt 东北地区地势特征 玉米现货价格上涨明显 四平2017年二龙湖发展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案 4.2农业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 电商对百货业的冲击 《商场现代化》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唐史论丛有色金属滨州学院学报吉林医药学院学报中国财经审计法规公报热带气象学报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中国土壤与肥料机械职业教育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上一篇:
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略谈虚拟技术与艺术设计
下一篇:
【产业之我见】关于秦皇岛旅游商品产业发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