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徐敏;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2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对垂直专业分工的研究,使得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从产品间分工延伸到产品内分工。文章对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做了归纳,并对此问题研究的不足加以简单的评述。
【论文正文预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呈现出三大特征: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是二战后伴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出现而出现的,并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1垂直专业化概念Balassa(1976)首先提出“垂直专业化”
【文章分类号】:F740
【稿件关键词】: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综述
【参考文献】:
- 吴福象;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 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3期
- 胡昭玲;;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比较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6期
- 刘晓昶,刘志彪;论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发展趋势——兼论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 刘志彪,刘晓昶;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与贸易理论的相关拓展[J];经济评论;2007年02期
- 李东红,周国祥;论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1期
- 崔卫;王福重;刘洁;;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制造业垂直专门化程度的测算[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9期
- 孟祺;;垂直专业化对内资企业有技术溢出效应吗?[J];科研管理;2010年04期
- 易雪玲;邓志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产业竞争力:以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 崔焕金;;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升级考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文东伟;冼国明;;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in low-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 吴福象;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 戴魁早;;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各行业和各地区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 黄晶;;技术、生产要素、关税与垂直专业化的关系研究——Kei-Mu Yi两国动态李嘉图垂直专业化模型的扩展[J];财会月刊;2008年27期
- 张云;李湘黔;廖进中;;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国出口贸易扩张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 易雪玲;邓志高;;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 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 程进;;出口加工企业管理分工能力转型的分析——基于管理分工演化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 王智;;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弱化的伦理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雷鹏;;垂直专业化视角下的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发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李玉红;国际外包的成因及效应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 孟祺;垂直专业化和中美贸易不平衡[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李莅;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 涂远芬;中国贸易成本及其效应的经验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李宸瑝;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张奎亮;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 郑辛迎;中国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 石永慧;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 汤雪;江苏主要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向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 林敏华;产品内分工对中国产业升级促进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 刘伟平;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企业产业链控制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 陈箫曼;制造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 蒋丹萍;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 戚自科;论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 刘小铁;产业组织结构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张二震;开拓外资企业中间投入品市场[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5期
- 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 孟祺;王斐波;;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关系的研究——基于垂直专业化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11期
- 平新乔;;市场换来技术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 刘晓昶,刘志彪;论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发展趋势——兼论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 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总体状况[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49期
- 刘志彪,刘晓昶;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 唐海燕;关于比较成本理论的几点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1992年09期
- 立民;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J];现代化工;1980年02期
- 许统邦,陈泽鹏;知识经济与国际分工[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1期
- 池泽新;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赵涛;顺应国际分工潮流发展我国出口贸易[J];北京经济了望;1996年04期
- 缪东玲,党凤兰;贸易与环境实证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 宝贡敏,和丕禅;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J];国际贸易;1996年03期
- 张锡嘏;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J];国际贸易问题;1985年06期
- 江涌,阮建平;新型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04期
- 韩燕;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宋文滔;;福建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综述[A];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程新章;;中国—东盟国际分工中的合作——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 罗清和;史建民;;我国“入世”与民族工业发展[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徐振宇;;零售商跨国扩张、企业间关系与国际分工格局[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童书兴;;我国出口产业升级战略总体思路“90年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子课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 曲建忠;高越;;FDI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A];新形势下的对外经贸合作——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齐俊妍;单丹;;中美贸易差额的技术结构:表现、原因及影响[A];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C];2008年
- 谭天扬;;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因素分析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 佟志广;;对“入世”趋利避害的思考[A];中国生产力学会2001年国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陈红泉;;经济全球化下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深圳的影响——深圳国际化战略的一个产业思路[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李皖南;广东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机遇[N];南方日报;2010年
- 景川;救助行动初见成效 全球商品持续反弹[N];期货日报;2009年
- 林娜;2000年国际油价影响因素综述[N];国际商报;2001年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俄罗斯/独联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韩立华;中俄经济结构存在差异 两国国际分工地位不同[N];国际商报;2007年
- 王宇 令伟家;我国外贸企业面临“三少”“三弱”局面[N];民营经济报;2007年
- 王宇 令伟家;我国外贸企业“三少”“三弱”[N];青岛日报;2007年
- 记者 刘志巍 通讯员 王燕群 文旻旻 徐岚;参与国际分工 分得诱人蛋糕[N];中山日报;2005年
- 姚宗;外贸发展面临“三少”“三弱”[N];国际商报;2007年
- 华民;中国为什么需要发展加工贸易[N];上海证券报;2006年
- 王宇 令伟家;我国对外贸易应摆脱“三少”“三弱”[N];中国质量报;2007年
- 蒲华林;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D];暨南大学;2009年
- 陈静;东亚产品内分工和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 俞进;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 李湘黔;中国贸易悖论与产品内分工[D];湖南大学;2006年
- 刘振华;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对美贸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 侯增艳;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D];南开大学;2009年
- 李继东;中国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曾铮;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 王桤伦;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生产组织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 李娜;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发展与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 孙晓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 赵爱清;国际贸易流向与国际分工[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 付政伟;试论中国加工贸易[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 吕慧;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 赵蕾;基于价值链基础上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朱慧芳;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及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 李红燕;中日产品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 胡传争;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与对策[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 尚静;我国产业内贸易与分工格局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关于垂直专业化研究的综述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
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24期
【期刊简介】:《企业技术开发》一直以传承先进的科学知识,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踏踏实实为企业办事为宗旨,一贯坚持为读者服务,为企业办事的方针,以促进企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为己任,团结聚集了一大批关注中国企业发展,关心企业成长的各界人士,......更多
企业技术开发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21/)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徐敏;
更多
经济类论文详细信息: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关于垂直专业化研究的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42514.html
相关专题: 《企业技术开发》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野草电子商务中国女性中国考试水道港口河北教育中华戏曲空间科学学报时代青年
上一篇:
【2017春夏色彩流行趋势】红蜻蜓2011年春夏色彩预测
下一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