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类 >

[法经济学论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和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

本文作者:张志强;高丹桂;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和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员权虽然在实践、立法和理论研究中被混同了,但它们在历史渊源、权利内容、变迁趋势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两种不同组织和成员权的混同,在"正义"和"效率"两个纬度上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看作是现行农地制度的成本。混同的表面动因是为了农民的利益、节约组织治理和组织管理的交易费用,但深层动因却是国家通过其最底层的代理人——农村社区组织对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进行控制,从而获得制度收益。通过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的法经济学分析,可知混同两种不同组织和成员权的制度安排的绩效是值得怀疑的。
【论文正文预览】:一、两种不同组织和不同成员权的区别(一)不同的历史渊源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投入集体所有并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织。农村集体经
【文章分类号】:F321.42;D422.6
【稿件关键词】:农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组织成员权法经济学分析制度安排农村社区交易费用村民委员会经济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 苏运来;物权法视野中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整合[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张新光;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 沈建梁;论农村“两委会”关系紧张及对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 陈剑波;制度变迁与乡村非正规制度——中国乡镇企业的财产形成与控制[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 杨代雄;乡土生活场域中的集体财产:从权力到权利[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谢霓泓;;农民增收问题的制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后小仙;;农业合作经营、新型农村工业化和制度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郭强;试论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与转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 叶文辉;农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杨玉熹;论物权法定主义[J];比较法研究;2002年01期
  • 李楠;黑龙江省东部垦区土地契约的经济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3期
  • 蒋占峰;;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收入简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叶文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社会经济后果[J];商业研究;2002年15期
  • 邱晓平;池泽新;翁贞林;;经济转型期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有效性探讨[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 王志成;;村委会与农村土地管理[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 周加来;黄益新;;基于产权效率的农地制度问题商榷[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郭敏;;土地——农村社会稳定的中心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张鹏;张安录;;永佃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钟太洋;黄贤金;;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A];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2004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 马小勇;杨建平;赵宏飞;;陕西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展迟缓的经济学解释[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 申端锋;;农村土地问题不只是农民权利问题——以中部某省粮食主产区三个村庄的土地调整为例[A];乡镇论坛杂志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农民土地权益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康静萍;;我国土地资源滥用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 康静萍;;我国土地资源滥用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 汪军民;中国农地制度的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 张忠明;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 彭建强;论我国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周批改;中国农村阶级层分化与税费制度改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 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 李雪芬;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 郎义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 华兴顺;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 马瑞华;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改革绩效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 李锦顺;农村乡级政府行为失范和农民利益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 吴建铭;农村税费改革探析[D];厦门大学;2001年
  • 徐小怡;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 孙威;农村工业集聚区中的技术创新[D];河南大学;2002年
  • 吴士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 胡雪梅;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 杨荣;浅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 刘潜;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宋维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长白学刊;2001年06期
  • 顾美峰;;浅论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舆论导向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 储峰;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心理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1期
  •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 倪承海;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 宋国恺;社会转型期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徐勇;利益与体制:民主选举背后的变数分析——以湖北省月村村治实验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 刘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 白呈明;走出农地所有权困境的现实选择[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 李建华,杨代雄;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 郑有贵;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50周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5期
  • 刘凤芹;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保护与政策建议[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 段进朋;论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J];理论观察;2004年06期
  • 张新光;中国农民特质问题的理论探讨——兼谈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政策调整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3期
  • 张新光;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制的整体性转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 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J];社会学研究;1995年06期
  • 罗必良;农业经济组织的效率决定——一个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04年08期
  • 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2期
  • 陆学艺;;包产到户遇到的新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1981年04期
  • 肖蔚云;宪法草案发展了我国的国家制度[J];法学;1982年07期
  • 刘月俊;;政社分开的重大意义[J];政治与法律;1982年01期
  • 刘乃平;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法规[J];法学;1983年07期
  • 王叔文;新宪法的主要特点[J];东岳论丛;1983年06期
  • 吴家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根本大法[J];政治与法律;1983年03期
  • 刘月俊;;政社分开的重大意义[J];政治与法律;1983年01期
  • 沈新枫;;从三个县的试点情况看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政治与法律;1983年04期
  • 王大安;;农业“双包”责任制展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光辉前景[J];前线;1983年07期
  • 周其华;投机倒把罪的认定和处理[J];河北法学;1984年03期
  • 储继明;高静芬;;略论城市带征土地管理[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 程迎春;;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法律制度[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 刘慧芳;;关于乡镇企业用地有偿使用的几点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王西玉;;农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家庭承包与双层经营[A];92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 黄贤金;;略论我国土地所有权市场[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梁荫榕;章勋;范俊明;;“预征土地”的启示和思考[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王一鸣;赵景逵;;对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之我见[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韦仕鹏;;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范毓川;;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农地流转制度[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郝晋珉;朱道林;艾东;朱彤;;试论农用土地的资产管理[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出嫁后可否参与土地租赁收入分红?[N];人民日报;2000年
  • 李昌友 黄旭军 田心元;土地整理与权属调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 黄志华;征地新概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 李炜;《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发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 记者 徐滨;征地制度改革正谨慎展开[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 张益新;完善农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取向[N];江苏经济报;2001年
  • ;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政策问答[N];江苏科技报;2001年
  • 赵元洪;农业高科技园区[N];农民日报;2001年
  • ;建议加强农村地权制度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1年
  • 关怀;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权[N];人民日报;2001年
  • 王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 翟建松;集体土地市场化流转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徐旭;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实证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 吴亚卓;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 田传浩;农地使用权市场:模式、影响因素及其对农地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地区的经验[D];浙江大学;2003年
  • 吕之望;产权的保护和实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 冀田;我国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 邓启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使用与管理制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 韩春花;延边联产承包制现状与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构思[D];延边大学;2001年
  • 华兴顺;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 胡朝军;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建设的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 鲁礼新;我国农地制度演进与农业绩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 宋红松;中国农地使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 徐杨;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和展望[D];苏州大学;2002年
  • 刘会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稿件标题】:[法经济学论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和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员权混同的法经济学分析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重庆教育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
【期刊简介】:《农业经济问题》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1323/F,国际刊号:ISSN1000-6389。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更多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986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张志强;高丹桂;


    更多经济类论文详细信息: [法经济学论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和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39759.html


    相关专题: 《农业经济问题》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食品安全导刊
  • 新闻研究导刊
  • 科技传播
  • 家具
  •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 社科纵横
  • 宝钢技术
  • 电脑与电信
  • 卫生经济研究
  • 安装


  • 上一篇:【枣树病虫害防治】枣树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下一篇:【看啊这个人作文700字】看,这个人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