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崔国山;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7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人的和谐发展决定于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客观、科学的认知。生态体验就是人对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反应、接受的实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由自身内部语言构成的心理环境的全息感受。只有当三维生态处于完整与和谐状态时,才可能发生健康的生态体验并达到较高的人生境界。作为感性个体的人,生存在由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等构成的生态系统之中,必须不断领悟自身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自觉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以求得自我人生和谐的发展。
【论文正文预览】: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期盼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知,使自身素质协调发展,从而具有应对社会与人生各种挑的能力;这是一个人积极发展的心理动因,在人的成长过中发挥着动力和导引作用。此外,人们还必须要在面对自和面对社会的过程中领悟和适应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环,即人的成长的生
【文章分类号】:X2
【稿件关键词】:生态体验和谐发展外部世界生态系统心理环境内部语言生存态度人生境界人与自然三维
【参考文献】:
- 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曹海英;公平原则的环境伦理学阐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 陈金军;;艰苦奋斗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王光荣;中国城市社会消费形态简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 郑心舟;我国风景城市形成及发展模式初探——以杭州、桂林为例[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 彭立威;李明辉;;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 刘建辉;论环境法的价值[J];河北法学;2003年02期
- 李爱年,彭本利;环境权应成为环境法体系的重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 张波;;论技术生态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科版);2006年02期
- 曾建平,杨方;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及道德意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 王国栋;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 陈宏平;经济全球化与道德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 雷绍业;小康大德[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 李翔宇;管理文明论[D];苏州大学;2005年
- 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 皮伟兵;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 叶祥北;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计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 戴尊红;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 逯改;生态伦理视野中的绿色消费[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 陶涛;绿色家具设计[D];中南林学院;2004年
- 刘树伟;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性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 尹瑞法;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 刘建金;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D];中南大学;2002年
- 贺新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审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 黄正元;论代际公平[D];湘潭大学;2004年
- 黄勇;西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探究[D];清华大学;2004年
- 陈沐;;服装的组合规律(二)[J];国外纺织技术;1987年15期
- 唐笑芝;;知识和能力应和谐发展[J];现代大学教育;1987年02期
- 巴班斯基;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中的若干规律和原则[J];现代大学教育;1990年04期
- ;大规模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1991年03期
- 朱德明;;粗放经营——我国工业污染的深层危机[J];中国环境管理;1991年01期
- 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下)[J];环境保护;1992年09期
- ;裴斯泰洛齐[J];现代大学教育;1992年02期
- 张纯元;论环境治理与观念更新[J];环境保护;1994年02期
- 朱德明;论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1期
- 郝建秀;积极加强社会发展工作 促进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在北京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4期
- 李玉芹;戴振龙;;在改革中求发展 在探索中求创新[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 王云升;;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 努力造就一代合格人才[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 沈天民;;超级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A];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1年
- 陈鼎常;;规范开发行为,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A];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王楠;;论环境法的价值理念[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1年
- 朱大奎;施晓冬;陈鹏;傅光翮;王柳柱;郭伟;;深圳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罗国煜;;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地质灾害优势面研究观点和方法[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二[C];2002年
- 姜建军;;地质环境与城市生态建设[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张伟光;丁中文;;浅议农业科技创新与道德建设[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记者 朱雪志;聚焦生态经济 研讨发展战略[N];江西日报;2000年
- 朱晖;全球化与后现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 记者 余坪;创造西部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0年
- 祖琴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校;人本化教育溯源[N];安徽日报;2001年
- 本报记者 鲍东明;和谐发展 创新见长[N];中国教育报;2001年
- 高丈;学习共同体——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 记者 营幼峰 陶丽琴;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1年
- 廖文静;公德 社会文明的标尺[N];经济日报;2001年
- 记者 张东航;共谋汽车产业发展大计[N];吉林日报;2001年
- 李纪才;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N];农民日报;2001年
- 梁敏;协举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 胡琦;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D];复旦大学;2005年
-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 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 吕志轩;农业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 王虹;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 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 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 许传俊;论中学生教育交往活动的价值[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 李艳萍;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观[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 孙?厚;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1年
- 万荣根;学生个性发展与德育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 刘丽华;利用情感教学优化中学课堂教学管理[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 刘黔敏;中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建设关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 侯继迎;实践本性的实践思维方式阐释[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 汪华;论权利冲突[D];河海大学;2003年
- 张黎平;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重构[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稿件标题】:乐视生态体验店|论生态体验与人类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7期
【期刊简介】:0......更多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15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崔国山;
更多
经济类论文详细信息:
乐视生态体验店|论生态体验与人类和谐发展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35995.html
相关专题: 《河北农机》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环境研究与监测南亚研究季刊区域供热现代车用动力哲学研究环境工程学报辽宁林业科技中华少年爱情婚姻家庭个人电脑
上一篇:
【图书馆书架分类标签】基于社会标签使用的图书馆网站建设研究
下一篇:
【债权人申请破产】美国非自愿破产——债权人联合追讨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