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新产经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类 >

【滥用诉权】警惕“诉调对接”弱化公民诉权

本文作者:罗瑞芳;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新产经》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正调审分离应当是诉调对接机制合理运行的制度基础。"诉调对接"是我国司法机关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近十年来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人民法院都积极倡导并践行这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保险案件为例,诉调对接机制自2012年初保监会与最高人民法院发通知推广以来,保险案件的审判效率不断提高,更多纠纷可以在庭审前得以化解,案件审理周期不断缩短,低成本化解保险纠纷已初现成效。但这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必须要建立在合理的制度基础之上,否则将可能产生侵害公民诉权的问题。
【论文正文预览】:调审分离应当是诉调对接机制合理运行的制度基础。“诉调对接”是我国司法机关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近十年来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人民法院都积极倡导并践行这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保险案件为例,诉调对接机制自2012年初保监会与最高人民法院
【文章分类号】:D926
【稿件关键词】:调解制度公民诉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接机制度基础最高人民法院合理运行调审分离司法调解保险案件
【参考文献】:
  • 白晓辉;郝彬;;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价值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 周晓琼;;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革设想[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 董玉鹏;现行农村基层调解制度的若干问题[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李保平;;试谈民事司法调解[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 徐炳煊,邢绡红;反思、重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白英宇;;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 樊哲军;“东方经验”弊端与未来[J];科学决策;2004年11期
  • 孙力;;浅论调解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存在的现实依据[J];现代商业;2008年11期
  • 于齐;;我国法院诉前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年15期
  • 史发忠;张松郁;;论行政诉讼调解——调解制度植入的合理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 张在祯;;关于建立仲裁受托调解制度的思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 贺恒扬;刘路阳;;东西方法律文化语境下的刑事调解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前言[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陈丽纯;;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思考[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周道鸾;;华北人民政府司法制度之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 史万军;赵雪非;;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审查鉴定文书条款的理解[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吴萍;;不良金融资产与法律公平——对最高人民法院[2001]12号《规定》的追问[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 张向阳;;董必武与新中国的审判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 金赛波;;中国法院尊重和接受UCP500[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 刘岚;委托调解:期待一个明确“说法”[N];人民法院报;2008年
  • 刘 行;建议确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4年
  • 朱丽雅;和合文化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 李晓燕;浅谈调解制度的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1年
  • 许云霞;关于构建现代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5年
  •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何 兵;调解制度的光辉所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 王银胜?通讯员 张建忠 马运涛;“廊坊经验”在创新中不断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8年
  • 杨小华 岳池记者站 杨龙凤;县人民法院创新调解制度[N];广安日报;2010年
  • 谌 辉 靳玉馨;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 张慧鹏?本报通讯员 邓爱君 黄彩华;依法保障发展 共建和谐社会[N];人民法院报;2008年
  • 来文彬;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 倪静;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 李全文;民事诉讼调解一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 张临伟;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 张友连;最高人民法院公共政策创制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 刘友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 陈正伟;后现代法学视角下的ADR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邓颖;刑事生效裁判申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 郭琳;略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 祖祯祺;委托调解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 林钒;论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构建[D];广东商学院;2011年
  • 黄海涛;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 易文;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 李杰;ADR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 贺利云;人民调解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 王立;传统调解制度及其现代重构之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 何善坚;行政诉讼立法借鉴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能性及其限度[D];厦门大学;2008年
  • 张雅政;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滥用诉权】警惕“诉调对接”弱化公民诉权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新产经》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新产经》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新产经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6004/F,国际刊号:ISSN2095-1078。新产经杂志社由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New In......更多新产经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326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罗瑞芳;


    更多经济类论文详细信息: 【滥用诉权】警惕“诉调对接”弱化公民诉权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ngji/24279.html


    相关专题: 《新产经》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工业建筑
  • 今日重庆
  • 世界有色金属
  • 广西经贸
  • 河北教育
  • 记者摇篮
  • 航空材料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科技与经济


  • 上一篇:【负载均衡策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策略探析
    下一篇:【中职教育现状】中职学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