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关注我们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典型】区域物流产业总体发展模式初探

本文作者:舒辉;周熙登;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9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彼此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经济是包括物流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也由增长极发展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向网络发展模式动态演化。其中,网络发展模式是物流产业发展的目的,而点—轴发展模式是增长极发展模式向网络发展模式演化的中间阶段。因此,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中,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合理确定区域物流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同时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产业规模,把区域物流确定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协作配套产业或基础性产业予以发展。
【论文正文预览】:区域经济是包括物流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对区域物流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区域的物流能力,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时间效益以及各种物流环节的合
【文章分类号】:F259.27
【稿件关键词】: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 王静;;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开发战略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杨佩珍,张无畏,许华荣;西部区域物流模式整合研究[J];商业时代;2005年21期
  • 邹跃飞;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 韩美贵;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南京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 殷轶;深圳市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贺竹磬;孙林岩;;我国区域物流相对有效性分析[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 韩美贵;周应堂;;区域物流规划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04期
  • 刘明菲;张君;;基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区域物流节点规划研究[J];物流技术;2007年03期
  • 姜革锋;欧国立;;区域综合物流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物流技术;2007年12期
  • 韩梅;邓芳玲;韩延慧;韦旭;;广西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10期
  •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张世翔;基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城市群物流配送系统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 袁飞;河南省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 夏燕菊;区域物流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 覃雅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共同物流信息体系框架设计[D];广西大学;2008年
  • 梁婷;区域物流中心分工布局规划[D];中南大学;2007年
  • 袁克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上海区域物流体系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 艾江;城市物流业发展条件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 李剑;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 李晓娜;现代物流业支撑系统协调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 陈舟宇;区域物流网络构建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 王常达;上海市物流与经济关系的时间序列模式[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 邹跃飞;王国华;;论物流区域化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北方经济;2006年09期
  • 许笑平;CEPA对深圳物流业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 魏后凯;跨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12期
  • 董千里,阎敏,董明;关于区域物流理论在我国应用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牛慧恩,陈璟;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2001年03期
  • 赵蕾,林炳耀;现代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 汤国生,周程,陶君成;武汉地区物流发展“切入点”分析[J];当代经济;2005年09期
  • 曾文琦;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姜华;;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发展研究;2005年12期
  • 刘文茹;赵启兰;王耀球;;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姜君;;民营上市公司发展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 宋锋华;;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 ;温馨儿童天堂[J];人像摄影;2010年01期
  • 张亚勤;孙冰;;中国面临“新四化”[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1期
  • 周彬;;旅游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 王东;;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态势与思考——访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赤兵[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年02期
  • 邓旭东;李自立;黄芬;;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 周凌云;穆东;李佳成;;区域物流系统多主体协同内涵与机制[J];综合运输;2010年03期
  •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2010年是“调整年”[J];中国对外贸易;2010年01期
  • ;大城小事[J];走向世界;2010年03期
  •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 陈建先;;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川渝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龙玉洁;;团队——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形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 孙岫;;让我们携手走向成功——“第二中学”教师校本研究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 毋丹芳;陶孝锋;;IPv6在3G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发展模式探讨[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陈劲;;世界金融危机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序[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 张建立;;宁波市民卡工程的发展及创新[A];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RFID与智能卡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王依欣;;当前我国“渔家乐”发展模式选择——以浙江省嵊泗县“渔家乐”产业发展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孙向军;史东杰;夏艳洁;邵胜男;梁拥军;;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思路及北京市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探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罗争光 叶锋;上海:“三规一体”,坚决防止“摊大饼”[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满生 本报记者 高靓;写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到来之际[N];中国教育报;2010年
  • 白骅;四川安仁古镇成首个“中国博物馆小镇”[N];中国旅游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曹玲娟;上影书写光影新故事[N];人民日报;2010年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洪英亮;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模式[N];深圳特区报;2010年
  •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倪国良 李隆基;从“红色长征”到“绿色长征”[N];甘肃日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滕继濮;张之益:给艺术一个科学的诠释[N];科技日报;2010年
  • 王永德;新桥镇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重点突出[N];楚雄日报(汉);2010年
  • 记者 薛军 赵静;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N];青海日报;2010年
  •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朱冬传;乌总统选举:从嘈杂走向有序[N];法制日报;2010年
  •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薛辉;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 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 王岳峰;不确定信息环境下区域物流能力柔性规划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
  • 刘贵斌;转轨时期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 李瑞霞;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 裴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 李雪;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 李秀珍;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与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 吴文静;“农家乐”内生式发展机制探析[D];浙江大学;2010年
  • 贺佼萍;浙江省专业市场发展模式与竞争力水平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 梁立;区域知识创新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 王珏;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演化与趋势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 李晶;开发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效应与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张宝平;陕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高剑锋;基于轴辐式模型的武汉城市圈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年
  • 赵博勇;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于文良;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稿件标题】:【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典型】区域物流产业总体发展模式初探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9期
【期刊简介】:《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664/F,国际刊号:ISSN1007-8266。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由主管、北京物资学院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更多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030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舒辉;周熙登;


    更多水泥机电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典型】区域物流产业总体发展模式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dian/snjdlw/197356.html


    相关专题: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材料 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文化产业发展典型60例 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区域产业发展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与产业优势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典型 swot分析法 企业会计准则2014 《中国流通经济》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材料导报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中国海洋平台
  • 作物杂志
  • 甘肃畜牧兽医
  • 电影文学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新疆电力技术
  • 金秋
  • 网羽世界


  • 上一篇:[神州通誉论文]原五绝誉满神州新五绝技高一筹
    下一篇:【刘书泉任宜昌市三峡】现代物流与三峡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