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庆军;梁燕来;杨登;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场现代化》2006年36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我国九年的农村劳动力的情况,构造出GM(1,1)模型,并得出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呈现递减的趋势。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决策借鉴。
【论文正文预览】:一、问题提出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应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表11995年~2004年中国基本国情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本文研究、分析、预测未来10年农村剩余劳动
【文章分类号】:F323.6;F224
【稿件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GM()模型
【参考文献】:
- 高士亮,王信远,陈晓利;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经济师;2005年02期
- 金怀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新探[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年02期
- 王玉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J];乡镇经济;2005年01期
-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丁玉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途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 林硕蕾;王凌冉;;灰色系统在经济上的应用——定量分析SARS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胡云;;基于量纲分析的建模研究[J];大学物理;2006年12期
- 宋艳敏;;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年07期
- 王春明;杨刚;;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 薛春艳;孙淑香;;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刘遵春;包东娥;廖明安;;层次分析法在金花梨果实品质评价上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 王旭东;李锋;刘丽华;朱志斌;丁宣浩;;比赛项目排序的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6年04期
- 张建波;王和兴;才书训;;在线租赁系统顾客最大满意度的一种算法[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 孙景同;;探讨新时期中国农村市场建设——基于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思考[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 雷映波;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王静怡;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 李楠;基于DEA/AHP与作业成本法的供应商选择模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 陈志坚;新沙港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 宋恒;冲击电量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 黄玲;基于价值和C2C的CRM模型及其应用[D];暨南大学;2007年
- 赵萨日娜;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 余志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 伍秀君;广东省能源需求预测分析及能源发展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 徐金斌;江苏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刘德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何处[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陈俊峰;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 陈锡鹏,胡日东;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热点问题博弈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 常婕;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趋势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 左志强;试论农村城市化的制度创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纪国义;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探讨[J];经济经纬;2003年05期
- 李朝林;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 后小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其对策性建议[J];经济问题;2003年02期
- 蔡晳,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 刘家鹏;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3年08期
- ;抚顺清理计划外用工中的农村劳动力[J];中国劳动;1980年06期
- ;为农村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J];中国劳动;1980年04期
- 林有农;李世峰;;谈谈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出路[J];中国劳动;1980年11期
- 陈平;;劳动工作基本知识介绍(十)[J];中国劳动;1980年11期
- 沈伟,郑言实;充分发挥我省农村劳动力“一多二巧”的优势[J];浙江学刊;1981年02期
- 王思成;盘江矿务局的农民合同工制度[J];中国劳动;1981年10期
- 钟家明;;试论丘陵网格地带农村劳动力投放结构的调整[J];企业经济;1981年06期
- ;63个典型大队劳动力使用、分配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81年02期
- ;建立劳动卡片 管好待业人员[J];中国劳动;1982年01期
- ;劳动工作1982年1—12期(总27—38期)总目录[J];中国劳动;1982年01期
- ;注重求真务实 认真履行职责[A];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C];1999年
- 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的政策研究[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 张晓霞;;依托个体私营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王寅虎;梁凌云;张会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 王寅虎;梁凌云;;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 李坚;;搞好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发展[A];2003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3年
- 石建辉;胡定华;黄卫;龙炳华;黄大金;袁康来;吴峰;马昊;;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扶贫开发调研报告[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 张苇;;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 姚海燕;反弹琵琶看“抛荒”[N];安徽经济报;2000年
- 胡鞍钢 熊义志 李春波;要让9亿农民先受益[N];中国财经报;2000年
- 王晓晖;就业歧视将贻误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0年
- 琼杰;禹州,你收的是什么钱[N];中国矿业报;2000年
- 本报记者 罗成友;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需加快[N];重庆日报;2000年
- 郭泉真;透视农村青年犯罪[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 韦斌纯 罗留生 廖德宽;融安竹席生产上规模[N];中国税务报;2000年
- 穆光宗;给“中国人口问题”一个准确的定位[N];光明日报;2000年
- 王程熙;农村劳动力转移论[N];光明日报;2000年
- 黎均富 钟乾寿;钦南区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N];广西日报;2000年
-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刘纯阳;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湖南西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黄映晖;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李文安;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 罗华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益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 吴红宇;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制度冲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 宓瑞红;山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及转移理论与模型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 李聿;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 袁宇涛;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机制及结构优化[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 夏鸣;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 王建军;教育水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D];湖南大学;2003年
- 吴九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马广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陈宏涛;农业技术进步背景下提高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薛峰;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 宋国庆;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学模型研究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
商场现代化》2006年36期
【期刊简介】:《商场现代化》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刊发精选的国内外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的科研论文。其严格化,标准化及权威性在......更多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吴庆军;梁燕来;杨登;
更多
煤矿机电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村剩余劳动力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学模型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dian/mkjdlw/177343.html
相关专题: 《商场现代化》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中西医结合研究江苏钱币健康向导当代作家评论国防科技工业生物进化普洱学院学报创意与设计按摩与康复医学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上一篇: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假设浅析
下一篇: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中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