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徐琼;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转移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统一市场。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二元结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最后依次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途径。
【论文正文预览】:二元经济结构最初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部门可以分成两个部门,即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和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我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这两个部门也特别典型,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只有
【文章分类号】:F323.6
【稿件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参考文献】:
- 张玉凤;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张端;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城乡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 刘红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 李平;侯军岐;;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 曹明贵;;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J];农村经济;2006年11期
- 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4期
- 陈扬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滞留经济代价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1年02期
- 何军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途径[J];统计与决策;2006年02期
- 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 侯鸿翔,王媛,樊茂勇;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5期
- 洪银兴;;二元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景勤娟;孙希爱;李昌明;卢砚青;;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化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7期
- 王佩;;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 徐育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与对策[J];开放导报;2010年02期
- 杜明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在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中作用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8期
- 朱皓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8期
- 徐琼;;也谈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 刘玲玲;刘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02期
- 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毕艳峰;;20世纪20-4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评析[J];中国农史;2009年01期
- 高勇;;试论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控(上)[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期
- 徐敏;;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 赵德旺;破解农村融资难:症结与出路[N];金融时报;2009年
- 张红凤;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N];光明日报;2004年
- 栾静;以城乡统筹改变二元经济结构[N];四川日报;2004年
- 王国平;农村建设要着眼于跨越[N];安阳日报;2006年
- 记者 潘红;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初见成效[N];大同日报;2005年
- 周天勇;人口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 大同市农调队 石全;大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索与对策[N];山西科技报;2002年
- 王国平;依托农村,又跨越农村[N];文汇报;2006年
- 记者 王忠陆;赵化明到盖州市卧龙泉镇调研[N];营口日报;2008年
- 谭国太;建设新农村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N];重庆日报;2006年
- 付学坤;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 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 冉文江;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 王恩胡;中国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 金沙;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 拜琦瑞;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 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 王水莲;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 刘伟明;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 吕朝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 杨栩;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 许萌;论政府在提高农民收入中的角色与作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李夕向;我国资本市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 李卫永;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 温庭海;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 王冬武;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7年
- 张长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杨瑞霞;基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也谈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期刊简介】:0......更多商业文化(上半月)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7161/)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徐琼;
更多
机电专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也谈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dian/jdzylw/264402.html
相关专题:论文发表 归真堂熊胆粉 感应垃圾桶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生活与健康电影文学南方论刊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天津建设科技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数学之友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生物工程学报
上一篇:
【厚德福加盟】各地纷纷来加盟只因厚德福技艺传授好
下一篇:
【中国直销名人排行】中国直销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