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关注我们

【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我见

本文作者:徐丽斌;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场现代化》2008年09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当今世界经济三大板块中,欧洲有发展比较完善的欧盟,北美地区2005年底也正式启动了美洲自由贸易区,而东亚作为一主要板块一体化进程缓慢。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现状及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理论依据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FTA)是指两个或多个经济体为消除他们之间现存的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而缔结的关税区。FTA对区内经济的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主要指实行自由贸易后,国
【文章分类号】:F746
【稿件关键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
【参考文献】:

  • 李平;王蔷;;中日韩建立FTA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 宋薇;;浅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0期
  • 李晓一;;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J];新西部;2010年12期
  • 王认真,邱凤鸣;绿色贸易壁垒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 高松;汪建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食品对外贸易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李菲;;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一体化人才战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 尹晓波;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难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 房向明,侯光明;反倾销中的博弈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李重芬,徐元康;关于中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01期
  • 尹晓波;TBT——加入WTO后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重要因素[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 李勇,和丕禅,彭熠;农业保护的正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 林建红,徐元康;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 庞霓红;入世后我国出口行业反补贴的应对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谭刚;;论以世界级大都市为导向的深港合作目标[A];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7年
  • 刘彬;;WTO对RTAs的“适度规制论”——有关GATT第24条讨论的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 华晓红;庄芮;;香港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A];“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香港经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 卓骏;管理贸易体制下的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赵海燕;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 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 乔龙德;所有制结构调整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 于树江;集群式产业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 杨锦秀;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 姜运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 王连芬;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 黄志富;大兴安岭地区优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 孙立新;中国大豆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 叶剑;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D];厦门大学;2000年
  • 任建平;论加入WTO对陕西医药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 倪雪华;浙江省茶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张萍;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评估及其发展战略[D];福州大学;2003年
  • 蒲有东;我国企业贯标认证的调查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 赵莉晓;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 张箭;贸易保护主义与技术性贸易壁垒[D];安徽大学;2003年
  • 张勤;版权产业与版权贸易的发展:从美国经验看中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 程佳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 周庆行;金陶陶;;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 王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难题[J];当代经济;2009年09期
  • 张威威;;金融动荡背景下的中日韩合作及东亚一体化[J];东南亚纵横;2009年01期
  • 马春辉;;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前景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9年02期
  • 陈海晶;姚顺先;;中日韩FTA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4期
  • 郭骏;孙铭;;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宋薇;;浅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0期
  • 曾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日韩贸易一体化——基于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的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隋峰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障碍[J];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年11期
  • 李晓一;;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J];新西部;2010年12期
  • 巩杰;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 边婧;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 王阳;;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6期
  • 刘重力;曹杰;;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产品角度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 杨仕辉;谢雨池;邓莹莹;;反倾销是否成为替代关税的贸易政策——基于印度反倾销的证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 张倩;杨庆运;徐卫章;;中国对日韩征收反倾销税的贸易救济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 尹翔硕;郎永峰;;中国与FTA伙伴国/地区贸易密集度及互补性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全毅;张旭华;;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4期
  • 曾倩;邱晓丹;;建立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与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 石文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广西经济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8期
  • 刘艳;;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 郭若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 蒋满元;;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效应问题探讨[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黄志龙;;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与对策[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 陈钦霞;区域经济一体化 迅猛发展[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张雪容;入世对APEC国家的贸易效应[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 钟雁明;紧密合作为双方带来巨大商机[N];国际商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林涌泉 本报通讯员 雷小华;旧时王谢堂前果 摆上寻常百姓桌[N];广西日报;2011年
  • 江涌;NAFTA成就世界最大贸易区[N];中国经营报;2003年
  • 通讯员 吴大力;土地规划勘测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 张建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把握主动性 选准大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张雪容;中国入世对区域性贸易效应分析[N];国际商报;2001年
  • 石长华;解读经济一体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国际法硕士 刘俊;“多边至上”照耀下的区域经济合作[N];国际商报;2004年
  • 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 杨宏玲;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推进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 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宋少华;南北型自由贸易区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 高欣;中俄投资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王红霞;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框架安排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 兰天;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任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 廖蕾;CEPA对大陆和香港贸易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 姜萌;韩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王利生;国际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 张洪亮;浅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想[D];吉林大学;2006年
  • 李婷;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 李倩;基于贸易关系的中日韩FTA前景及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 张秋平;欧盟东扩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 孟树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 武鸿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越中经贸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1年

【稿件标题】:【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我见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商场现代化》2008年09期
【期刊简介】:《商场现代化》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刊发精选的国内外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的科研论文。其严格化,标准化及权威性在......更多商场现代化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94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徐丽斌;


    更多机电论文范文论文详细信息: 【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我见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dian/jdlwfw/151286.html


    相关专题:中国7个新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的优缺点 自由贸易区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区注册公司 自由贸易区是什么意思 辽宁自由贸易区在哪 自由贸易区 保税区 自由贸易区战略 上海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 股票长线投资技巧 山东化工 《商场现代化》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青海政报
  • 日本研究
  • 飞碟探索
  •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 上海大学学报
  • 鞍钢技术
  • 国际经贸探索
  • 北京观察
  • 初中生优秀作文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上一篇: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下一篇:【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前后绩效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