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曾鹏;毕超;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如何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依靠特定的内在交通网络体系与信息港的支持,逐渐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群体和国家级的科技文化创新中心。这些城市之间强强联合的发展模式使部分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逐渐产生了京津冀、辽中南、长三角、山东半岛、中原、长江中游、珠
【文章分类号】:X22;F299.2
【稿件关键词】: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 黄焕春;运迎霞;;中国不同城市群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6期
- 姚士谋;李青;武清华;陈振光;张落成;;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J];地理研究;2010年08期
- 刘新;;市场定位、竞争力培育与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兼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之道[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6期
-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3期
- 胥卫平;赵晓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模型[J];人口与经济;2007年04期
- 姚士谋;武清华;薛凤旋;陈景芹;;我国城市群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探索[J];人文地理;2011年01期
- 刘玉亭;王勇;吴丽娟;;城市群概念、形成机制及其未来研究方向评述[J];人文地理;2013年01期
- 薛怡珍;赖明洲;张小飞;谢佩珊;;台湾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潘存德;;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 潘存德;;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指标体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S3期
- 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Anupam Khajuria;Takanori Matsui;Takashi Machimura;Tohru Morioka;;Promoting Sustainability with Ecological,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年04期
- 车乐;邓小兵;;“生态世博”规划导引:从概念走向体系[J];城市规划;2009年11期
- 陆佳;邹兵;樊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11年08期
- 余坤勇;刘健;许章华;许晶;;基于RS林地退化监测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陈雯;张平宇;张小雷;邓伟;杨兆萍;薛俊菲;杜宏茹;李雪梅;刘颖;;中国典型地区人文—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 赵泰涛;王如松;;城市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 何庭瑜;;乡村社区永续发展指标的建构[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 唐平;刘丹;赵由才;;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指标的室内模拟研究[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 钱锡红;杨永福;;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五省市”为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 黄洁;吝涛;张国钦;李新虎;;耦合异速增长与区位商分析的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 Ian Coxhead;;国际贸易和自然资源“诅咒”:中国的增长威胁到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了吗?[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 FAN Hong-zhong;ZHANG Ting;LI Ming-liang;;City Size,Housing Price and Resident Income Gap[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English Version 2014)[C];2014年
- 尹建华;郑明证;;能源丰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 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史光华;北京郊区集约化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高瑞馨;林口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 李明;山东半岛沿海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山东大学;2005年
- 李崇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 文俊;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 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 曹建如;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 王广;株洲市城市林业建设目标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 李衡嵩;城市工业用地用途转换中的土地污染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 王娟;西安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 刘权夫;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辽宁大学;2011年
- 崔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 何坤;系统论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测评[D];华侨大学;2011年
- 赵晶;棕地再利用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及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 李涵;城市群运输通道综合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 黄海霞;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 宫力平;中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重塑[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 李莉;陈长虹;戴懿;黄成;景启国;潘汉生;黄海英;;城市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估系统研究——上海案例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 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 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 童中贤;王丹丹;周海燕;;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及评价体系——中部城市群竞争力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 陈美玲;;城市群相关概念的研究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 张秉忱;关于城市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04期
-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 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 顾朝林;于涛方;刘志虹;解宇;唐万杰;;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 宋锋华;;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0年07期
- 运迎霞;城市规划中的土地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 李彦军;叶裕民;倪稞;;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 黄莉萍,候学钢;论湘中城市群经济的融合耦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 蒋欣;;试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生态经济;2009年09期
- 郑明望;;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保护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 卢伟;;推动城市群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04期
- 黄洁;吝涛;张国钦;李新虎;;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 匡文慧;刘纪远;陆灯盛;;京津唐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增长格局以及水环境效应[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陈志;;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2期
- 陈娟;李景保;卿雄志;;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3期
- 彭佳捷;周国华;唐承丽;曾山山;;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J];热带地理;2011年03期
-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 本报记者 陈张书;3+5:城市群应打文化经济牌[N];湖南经济报;2007年
- 本报记者 姜欣蔚;引入“精明增长理念” 实现城市有序发展[N];济南日报;2006年
- 记者 韩劲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提速”[N];济南日报;2007年
- 罗云毅;构建城市群应避免误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N];中国人口报;2009年
- 郭启;四大城市群领跑中部崛起[N];中国信息报;2009年
- 孙达佳;银行业大力支持太原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太原日报;2011年
-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邓江年;面向21世纪 建设新型城市群[N];南方日报;2011年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朱葛茂;城市群对县域房地产的影响[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助理研究员 陈兴江;世界最大城市群在我国必将形成[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郭书山;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 贾卓;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 郑斌;中国城市群环境合作机制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袁安贵;成渝城市群经济空间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 任佳;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 龚果;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协调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 王玮;聚集经济视角下湖南省“3+5”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 王睿;西部重点地带城市群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 赵双;中原城市群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 张媛媛;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和优化调整[D];河南大学;2010年
- 崔彩辉;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及动力机制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 霍向东;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 甄延临;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演化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 雒海潮;交通网络扩展与城市群形成演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中国十大中心城市群】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期刊简介】:《华东经济管理》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华东经济管理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4-1014/F,国际刊号:ISSN1007-5097。华东经济管理杂志社由华地地区13所经济管理院校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更多
华东经济管理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30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曾鹏;毕超;
更多
智能建筑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十大中心城市群】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anzhu/znjzlw/51198.html
相关专题:中国十大中心城市群 科学论文1000字 可持续发展 《华东经济管理》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力学与实践宁夏大学学报国外核新闻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检验医学与临床地震地质译丛经济与社会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制衣
上一篇: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论文]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下一篇:
[生鲜电商发展现状论文]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京东商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