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熊惠波;曹红星;韩留光;吴翼;范海阔;覃伟权;马子龙;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热带农业》2009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其主要产品棕榈油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是多年生植物,传统的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种周期长,进展缓慢。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油棕育种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技术能够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培育,已经成为油棕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对油棕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论文正文预览】:油棕又名油椰子,棕搁科(Palmae)油棕属(ElaeiS)植物,学名为ElaeiSguineensiSjaeq.,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油棕果含油率高达50%以上,一株油棕每年可产油30~40kg,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川。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t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
【文章分类号】:S565.9
【稿件关键词】:油棕育种分子生物学进展和展望
【参考文献】:
- 刘养洁;世界油棕生产的地理扩散与发展趋势[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张希财;林位夫;;油棕育种与引种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冯美利;曾鹏;刘立云;;海南发展油棕概况与前景[J];广西热带农业;2006年04期
- 张希财;林位夫;;油棕育种与引种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刘永建;用SSR标记研究西南糯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 黄建安;茶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 李木旺;微卫星遗传标记在家蚕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 田燚;中国对虾育种方法研究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 王师;栉孔扇贝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复元件的进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 郑林用;不同灵芝的遗传特异性和药效差异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 任旭琴;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红皮云杉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 朱震霞;不同类型水仙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 凌诚;油棕不同品种光合特性初步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 叶雨盛;贵州玉米优良种质资源鉴评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 钟昌松;普通和特用玉米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 胡维超;棕榈油废水处理的工艺开发和设备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 薛华杰;基于ITS序列探讨东亚当归属的系统框架与法落海、紫花前胡等的系统地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 苏春丽;中国栽培灵芝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雷天东;小麦苗期冷驯化差异表达cDNA片段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 杨华庚;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 张慧茹,郑蕊,杨晓琴;宁夏区内抗旱牧草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比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丁灿;电解质渗漏法在植物抗寒性鉴定中的应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 周俊辉,周家容,曾浩森,王国彬,祝展平;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0年S1期
- 何军;李晓莺;曹有龙;刘萍;平吉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研究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7年07期
- 熊惠波;曹红星;孙程旭;范海阔;马子龙;;油棕育种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2期
- 陈桂平;客绍英;项慧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余素红;洪永聪;曾明森;王定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茶叶科学技术;2009年02期
- 苏晓田;孟凡丽;矫天育;;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孙国凤;;决定稻米味质的基因的克隆[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7期
- ;耐高温耐旱的超级稻三年后和市民见面[J];北京农业;2009年29期
- 侯夫云;赵兵;王庆美;李爱贤;张海燕;刘国贞;张立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甘薯中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S1期
- 李俊;王章英;罗忠霞;陈新亮;房伯平;李育军;刘小红;;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林群英;钟月金;李泰辉;沈亚恒;宋斌;;虫草属生物学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6年02期
- 赵洋;杨阳;;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黄小琴;郑林用;彭卫红;贾定洪;;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灵芝研究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 蔡丹;兰英;刘昀;郑易之;;大豆Lea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转化[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 田雪莲;刘爱英;梁宗琦;;蛹虫草的研究近况及人工培育中的问题[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 黄学林;;植物体细胞全能性表达及其调控[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张丽华;李生强;朱金燕;刘伟;梁国华;;水稻强分蘖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其顺式作用元件信号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 蔡炯亮;郭振飞;;黄花苜蓿MfELIP和MfCAB的克隆、表达特性分析与功能研究[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王伯初;李标;;响应声波加载的铁皮石斛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赵久然;;超级玉米的育种目标及选育模式[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叶武威;喻树迅;王俊娟;樊宝相;赵云雷;;盐胁迫下棉花耐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记者 刘传书;我国水稻研究将进入全新领域[N];科技日报;2010年
- 记者 范建 人民日报记者 蒋建科;我国首获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新株系[N];科技日报;2006年
- 耿军;校地联手研发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N];农资导报;2007年
-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建国 任彬彬;“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启动[N];湖南日报;2009年
- 马小杰;小麦TaAS2与TaLOB1基因的分离及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 梁雪莲;农杆菌组培及三种非组培法在小麦和玉米上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2年
- 李孟军;小麦耐盐相关基因HKT克隆及多样性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 彭瑾;盐胁迫下三种菌根真菌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冯永刚;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亚麻沤麻液中功能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 刘蕴哲;喜树生态系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药物化学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 李彦;重金属镉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紫云英的影响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崔红军;玉米自交系478叶与根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 王建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B×14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陈婉丽;棉花类固醇5a-还原酶基因(GhDET2)的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 魏健;羊草体细胞耐盐碱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微电影毕业设计论文油棕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作者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热带农业》2009年03期
【期刊简介】:《中国热带农业》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热带农业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318/F,国际刊号:ISSN1673-0658。中国热带农业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更多
中国热带农业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878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熊惠波;曹红星;韩留光;吴翼;范海阔;覃伟权;马子龙;
更多
生态建筑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微电影毕业设计论文油棕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anzhu/stjzlw/267024.html
相关专题: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 分子生物学最新进展 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微生物研究进展 2015分子生物学进展 生物学研究进展考试题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 税收学就业前景 《中国热带农业》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文学界小氮肥湖北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合肥学院学报技术物理教学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生活与健康塑料
上一篇:
代理 论文 骗子宜阳县花生冠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
真正的友谊议论文小麦根系对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