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

关注我们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耕地动态变化及集约利用评价

本文作者:倪超;雷国平;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以宝泉岭垦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概念就数量和程度上分析1994~2008年耕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持续状况四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宝泉岭分局及各农场耕地数量均有增加,耕地利用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除2002和2003年宝泉岭分局及各农场耕地处于调整期外,其余年份耕地利用处于快速发展期。2.从耕地集约度评价值上看,分局及各农场耕地集约度水平差异显著,大致可分为高、中、低三级集约利用区。今后,可因地制宜地对不同耕地集约利用区采取有利于各自发展的耕地利用管理方式以提高耕地集约程度。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网络配图1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网络配图1

【论文正文预览】: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是由大卫·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提出,以农业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1]。耕地资源是保护粮食安全的基础[2]。由于人口激增、环境污染给耕地造成巨大压力,直接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耕地集约利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千亿斤粮食工
【文章分类号】:F301;F224
【稿件关键词】:宝泉岭垦区耕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网络配图2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网络配图2

【参考文献】:
  • 姜仁荣;李满春;;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02期
  •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戴尔阜;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4期
  •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 汪文雄,汪磊;我国建筑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实证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 张根文;韩莉妲;;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李远景;;判别分析在比较2个处理效果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 张彩云;濮励杰;韩书成;赵姚阳;;江苏省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 潘洪义;门明新;许皞;范文洋;;基于RS与GIS的城市化进程中唐山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胡召玲;张国成;禚昌芬;李海权;赵昕;;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对徐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 陈志;胡勇;刘成武;;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 刘序;陈美球;陈文波;肖志豪;黄靓;;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Ⅰ·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张金前,韦素琼;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张钰,刘桂民,马海燕,王根绪;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04年06期
  • 马妍妍;李广雪;史经昊;乔磊;王艳玲;;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现状的遥感分析[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梁好翠;;计算机一级考试笔试与机试相关性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李仁东;;湖北省1:10万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动态数据库的建立[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 朱红波;;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措施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胡兴树;;土地利用数字化调查中两个技术问题的探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巩彬;朱风云;;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地类调查的思考[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刘秀华;刘勇;周佳松;;重庆市不同经济区耕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刘新卫;陈百明;汪权方;;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余雪飞;罗宏明;黄鹏;;大比例尺更新调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研究[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李喆;马润赓;;云南丽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李晓波;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 刘运国;经验研究方法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 王剑;经理股票期权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 杨勤科;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 马天驰;基于“4D”技术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 侯淑涛;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 段国钦;交通走廊运输需求分析及其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 郭利平;滇东南99个特困乡的类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 秦艳培;RS和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以郑汴间沙岗地区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 严碧;朱家包包铁矿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与计算机模拟配矿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 马祖琦;陕西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 孔欣欣;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 陈本清;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对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及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D];福州大学;2002年
  • 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3期
  • 崔丽;许月卿;;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 刘成武;李秀彬;;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 白冰冰,成舜,李兰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探讨——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 谭术魁,彭补拙;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检讨及近期耕地调控思路[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 周勇,田有国,任意,朱海燕;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生态环境;2003年01期
  • 范锦龙,吴炳方;基于GIS的复种指数潜力研究[J];遥感学报;2004年06期
  • 谢培秀;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年02期
  • 查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浙江统计;2002年04期
  • 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模型综述[J];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02期
  • 王海鸿;韩娜娜;朱前涛;;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 张侠;亢翠霞;刘珊;;山东省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杜涛;马惠兰;贾春香;;新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3期
  • 郑华伟;;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J];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04期
  • 易军;梅昀;;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 朱莉芬;司林杰;汪永丰;;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 赵宏波;宋戈;孙丽娜;;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06期
  • 李静;宋戈;郭蒙;郑园园;;基于GIS的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1期
  • 祝小迁;程久苗;费罗成;;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2期
  • 周艳梅;周兴;;基于熵值法的广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 李宏;关国锋;关利民;;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配置模式探讨[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李宏;王红梅;史晓;;基于PSR与主成分分析法的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配置模式探讨[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张世文;;福建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影响因素及措施建议[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本报记者 刘书勇 赵修彬;阳光照耀黑土地[N];中国保险报;2007年
  • 关伟孙岩;宝泉岭垦区8年耕地总量平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 记者 邱丽娜;农垦宝泉岭分局连续8年保持耕地总量平衡[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 郝红梅 本报记者 刘福国;黑龙江宝泉岭垦区真情温暖贫困妇女心[N];中国妇女报;2006年
  • 郝红梅 本报记者 刘福国;功夫更在100%签订率之后[N];中国妇女报;2006年
  • 张戈;煤城老店[N];电脑商报;2006年
  • 邹积慧;以科学发展战略支撑新垦区建设[N];黑龙江日报;2006年
  • 李凤伟 本报记者  陈宝林;打造新农垦人[N];黑龙江日报;2006年
  • 郝良纯 曾凡林;大病统筹为参保职工解忧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 郭瑞军 刘少炜;军川农场推出“维权四联单”[N];工人日报;2004年
  • 熊小青;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 崔亚锋;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稿件标题】:【毕业论文国家标准】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耕地动态变化及集约利用评价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学院地理系;
【发表期刊期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网络配图3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网络配图3

【期刊简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3-1216/N,国际刊号:ISSN1003-785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更多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642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倪超;雷国平;


    更多房屋建筑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毕业论文国家标准】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耕地动态变化及集约利用评价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anzhu/fwjzlw/288473.html


    相关专题: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17 公文格式模板 最新国家公文格式标准 2016最新公文格式模板 标准行政公文格式图片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2016 标准公文格式页面设置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2017 公文的格式规范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16 全国房价走势2013 植物生态学报影响因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水土保持学报
  • 四川大学学报
  • 云南化工
  • 民间文化旅游杂志
  • 中国包装科技博览
  • 西伯利亚研究
  • 陕西建筑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地质科技情报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上一篇:【食品分子生物学 论文】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下一篇:【天津大爆炸政治论文】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