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秀莲;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国际性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属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本文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各层次的划分,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转移的四种模式。
【论文正文预览】: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在一些文献中还称之为产业转移的国际化、产业国际转移。这些提法,其实都是一个意思,理论界对此的定义也大致相同。我们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也就是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这样一个过程,它主要
【文章分类号】:F114.46
【稿件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转移模式
【参考文献】:
- 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1期
- 何立胜,张秋;试论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升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1998年10期
- 曹荣庆;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 刘嗣明;童欢;徐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及其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石奇;张继良;;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 杨学坤,裴子英,韩丽珠;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3年11期
- 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6期
- 巴春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4年07期
-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0期
- 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 盛晓白;试论经济圈竞争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 顾朝林,陈果,黄朝永,甄峰,潘伟宗,沈建发,朱剑如,黄钧荛;论深圳新工业空间开拓——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重建与转移的结果[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 高毅;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 刘翔峰;论经济增长与增长的社会代价——以泰国为案例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 赵怡本;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 刘容欣;东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 羊绍武;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华尔天;产品满意度理论及在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06年
- 刘堃楠;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 陈琼玲;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D];外交学院;2007年
- 郑宏宇;基于标杆管理的湖南省物流装备龙头企业开发战略[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 潘茜茜;浙江民营企业“反哺”机制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 王涛;我国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探讨与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 高玉蓉;湛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 揭毅;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 何肖秋;国际产业转移的东道国环境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 邹积亮;产业地区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 高斌;;东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对比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6期
- 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 杨永红;;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分工基础及体系构建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5年12期
- 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 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1998年10期
-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 刘恩专;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8年09期
- 詹冬;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本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2年05期
- 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2年07期
- 陈凌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意义与未来[J];东南亚纵横;2002年08期
- 张震,彭云;试析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东盟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2年10期
- 卢文鹏,李达;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09期
- 刘伟,张周来;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风 西南区域经济如何走出一步好棋[J];瞭望;2002年47期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与云南的对外开放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 贺圣达,李晨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德宏州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东南亚;2002年02期
- 周中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影响[J];学术论坛;2002年06期
- 唐侠;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探析[J];学术论坛;2002年06期
- 邹明宏;陆超忠;林家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伏云辉;范娟;李希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控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 沙伦赛;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 吕洪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 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李玫宇;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政策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 胡学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 秦迪;长三角与西南联手开拓东盟市场问题的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 肖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物流发展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许美娇;中泰贸易关系及果菜“零关税”的实施对两国贸易的影响和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武晓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张慧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 李艳;WTO框架下中国区域性安排发展趋势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 曾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 王翼奋;中泰果菜“零关税”的实施对两国贸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论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探讨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
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期刊简介】:《商场现代化》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刊发精选的国内外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的科研论文。其严格化,标准化及权威性在......更多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陈秀莲;
更多
房屋建筑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论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anzhu/fwjzlw/172313.html
相关专题:广西百色西江大旺 广西科技信息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 曹国生 广西科技厅 东盟十国 东兴国家 海南健康产业博览会 科学技术部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许昌学院官网 大气科学学报 《商场现代化》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中国减灾国际融资中国刑事警察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国外农学上海海关学院学报世界经济实用放射学杂志当代继续教育科学养鱼
上一篇:
[宏观调控论文]“十七大”后我国财经政策的特点与宏观调控研究
下一篇:
【社区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我国物流企业品牌战略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