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珏;宋文飞;韩先锋;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2003年以后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趋同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讨论。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考查,认为:一是要素投入会弱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二是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的影响较大;三是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的影响显著。这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在于:在必需的要素投入增加的基础上,西部地区在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要多下力气。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未完成,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或许是一个信号。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在前30年的高速发展中,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优势率先取得经济高速发展,并逐渐拉大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特别是2003年以前,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以东部地区最快,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
【文章分类号】:F224;F127
【稿件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区域经济经济趋同
【参考文献】:
- 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 蔡昉;王美艳;曲玥;;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 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J];世界经济;2006年09期
- 李茹兰;张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我国区际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 岳书敬;;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3期
-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 魏下海;李树培;;区域经济差异、生产率的分解及收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5期
-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基于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 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 薛俊波;;基于DEA的区域效率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谢瑞平;陈习定;;中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收敛与区域差异[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陶应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 田素妍;中国化学肥料制造业生产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 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 吴建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效应与演化[D];浙江大学;2009年
- 黄晶;产业内垂直分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张伟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概念、识别及机制[D];河南大学;2009年
-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 贺胜兵;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生产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 夏进文;第二产业资本投入效率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 蒿慧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 王雅芳;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原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 张玲;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 伊金秀;我国区域能源投入产出效率测度及政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 张凌涛;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 杨向辉;我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07年
- 冯艳琴;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 冯静静;重庆城市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 张熙;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率变化与要素配置效应[D];复旦大学;2009年
- 陈来,杨文举;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态趋同:产出增长率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 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 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 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 高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 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N];文汇报;2005年
- 宋家泰;城市—区域与城市区域调查研究一—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调查研究[J];地理学报;1980年04期
- ;湖南省津市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依据[J];经济地理;1981年01期
- 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02期
- 罗祖德,姚诗煌,仇金泉;试论上海经济区的发展规划问题[J];科学学研究;1984年01期
- 孙绍权;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初探[J];科研管理;1984年02期
- 顾文兴;姚诗煌;陈卫平;;区域经济研究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论述的几点体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05期
- 陆大道;;关于国土(整治)规划的类型及基本职能[J];经济地理;1984年01期
- 黄梦平;王炜中;何博传;;试论中国“黄金海岸”开发之目标规划[J];科技管理研究;1984年01期
- 吴可杰,姜近勇;线性规划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1985年03期
- 牛文元;区域开发与区域决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5年06期
-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 柏功敷;赵业浩;;区域经济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 李德贵;李坚;;区域经济规划动态滚动模型[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 冯俊文;;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微分动力模型[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王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 曹萍;;海北区域经济市场导向初探[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 林旭斌;;东西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崛起的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 华民;王蔚静;;区域经济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 黎小龙;;重庆文化与长江上游区域资源开发[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 韩志刚;陈福厚;汤兵勇;王洪桥;许正卿;高云峰;任杰;徐玉林;;伊春市宏观经济模型及其计算机系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潘丽彬;国际贸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N];国际金融报;2001年
- 茹晴 李春波;未来中国经济的推动力在哪里[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 ;200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N];金融时报;2001年
- 文贯中;寻找更多的源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 刘继仁;未来中国经济的推动力在哪里?[N];团结报;2001年
- 文贯中(现任美国三一学院经济学副教授);中国经济的一帖良药[N];中国经营报;2001年
- 胡鞍钢;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N];中国证券报;2002年
- 晓风;胡鞍钢: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 刘润仙;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贸易的综合对策[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
- 本报记者 邓妍;经济学家首度热谈TFP[N];财经时报;2003年
- 金影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税金融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 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 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 阳昌寿;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 谢家智;区域资金配置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 马海霞;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 陈金良;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 王帆;云南纺织业前景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 寇团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及其发展研究——兼论陕西段道路运输战略地位与作用[D];长安大学;2000年
- 周栩;大连港甘井子码头滚装船泊位改造技术经济论证[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 朱峰;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 王国辉;辽宁省地区差距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 周力;我国上市公司“壳”资源并购与重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 张孟林;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 王秀霞;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 姬敏;农村社区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稿件标题】:收敛|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性分析——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03期
【期刊简介】:《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刊号:ISSN。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社由主管、主办,本刊为季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更多
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1657/)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珏;宋文飞;韩先锋;
更多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收敛|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性分析——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guanli/gsgllw/57617.html
相关专题: 《制度经济学研究》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辽河江右论坛山东审计机械文理导航中国保健营养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北京仲裁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电气时代
上一篇:
【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当前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主要误区及应对措施思考
下一篇:
【财务内控】探讨企业信息化财务内控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