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谢宗万:
谢宗万,生药学家和本草学家。他长期致力于中药复杂品种的研究,将本草学、植物分类学与生药学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他潜心于中药品种理论的研究,创立了10个新论点,丰富和发展了中药理论内容。
谢宗万,字衍千,1924年5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小纪镇(现改隶江都县)。他的中学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断断续续地上完了高中课程。他除在学校学习外,寒暑假跟随舅父学习古文,读完了四书、《古文观止》、《左传》及部分唐诗,为后来在工作中运用古汉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44年,高中毕业后,他缀学在家,一面自学,一面当家庭教师,以解决生活问题。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在扬州中学当了一年职员。
1946年,谢宗万考入国立药学专科学校,选读生药专业,在耿以礼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植物分类学。在毕业分配之际,他将两年间采到的标本,全部献给了学校。他虽然对生药学感兴趣,但对所学生药都是外国药(如颠茄、洋地黄、美远志、欧龙胆、波希鼠、李皮等)甚为憾事。在校期间,由于得到生药专家管光地、徐国钧、赵守训等老师的教导,他在生药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0—1955年,谢宗万在山东医学院任教期间,曾多次带学生到泰山、崂山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并对济南一年一度的药市进行中药品种调查。当时曾搞清了闻名山东的泰山何首乌是萝藦科植物Cynanchum bungei Decne,紫花地丁有堇菜科的Vioka yedoensis Makino、豆科的Guekdenstaedtia mukti-fkora Bunge、罂粟科的Corydakis bungeana Turcz等多个复杂品种。他在山东工作时,还与刘德仪等合编《药用植物及生药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支援当时沈阳医学院药科(现沈阳药学院)的生药教学,谢宗万曾在1954年被借调到该校任教半年。
1955年,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谢宗万被调回南京,任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讲师,同年11月,全国第一个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谢宗万被调到北京,从此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从事生药学研究,当时,中国老一辈的生药学家和本草学的奠基人赵燏黄教授就在生药研究室任研究员,并不时地为室内年轻的科研人员讲授本草学。谢宗万本来就对本草学感兴趣,又得到赵教授的亲自教诲,因而更加深入地钻研本草学医|学教育网整理。1982年,谢宗万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81—1987年),中国药学会第16、17届理事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医药行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本草》编委会副总编兼品种考证专业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六种杂志及《中国药学年鉴》编委会编委,《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会顾问,光明中药函授学院顾问、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