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论文的原创性和影响力
所谓原创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而原创性则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慎重把握课题的选择
首先,课题的选择应尽量与学术前沿接轨。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必须了解当前有关的研究动态,选择与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在高校,有的研究生治学比较严谨,基础比较扎实,但科研成果并不突出。论文发表率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了解有领域学术动态重视不够,不能选择合适的课题。
其次,要注意课题的可发展性。课题的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的作用。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的范洪义有24篇论文被SCI收录,是该年国内被收录论文最多的人。范洪义另辟蹊径地发展了诺贝尔奖得主狄拉(DIRAC )莫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他对自己论文高产的解释是:由于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这一点对研究生发表论文应该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要点三、加强与导师、学友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当前,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重视团队精神,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于在校就读的研究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导师,学友的作用。
导师虽然忙,但研究生不能因个人主观愿望而刻意逃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导师单独辅导一个研究生的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少,对此学生颇有微词,有的甚至对导师产生逆反和失望的心理,自己研究、自己写作、自己发表,完全逃避导师。但导师毕竟学术造诣较深,在做研究、写论文方面有相当的经验。研究生应该在导师有限的时间里,就自己酝酿已久的、比较成熟的想法主动与导师交流并寻求指导。特别是如果就某一个课题自己有了比较成型的论文构思或框架,就应及时与导师联系,交流思想,让导师提出建设性意见。有的情况下,导师会因为你论文的独创与新颖,首先推荐发表你的论文。
学友虽然年纪轻,但也不可轻视
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不同的学友交流能碰撞出许多灵感的火花。尤其是文理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更能在交又学科之间产生创新。有的研究生本来就比较出色,在校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突出,发表了不少论文。他们显然能够提供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可是,现在不少研究生缺乏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论文写作喜好“单枪匹马’不太注重相互传阅交流,在无形中浪费了极好的“学术型”人力资源。